Follow

3月1日 钉螺 Oncomelania hupensis

在中国,日本血吸虫危害人类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建国初期的血吸虫病例高达1200万例。血吸虫卵孵化成毛蚴,感染钉螺,无性繁殖分裂出成千上万的尾蚴,然后感染人类。今天的我们知道,控制传染病要从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着手,当时人们的注意力也首先转向了血吸虫生活史中重要的一环:中间宿主——也就是湖北钉螺。

建国初,随着“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人类打响了与寄生虫的伟大战役。血吸虫防治的工作四大环节:控制粪便、消灭钉螺、管理疫水、治疗病人,有两个与钉螺有关。灭杀钉螺,改造水体,破坏钉螺滋生的环境,使血吸虫不能依托为生。

事实证明,这一套工作卓有成效。江西省余江县曾是血吸虫病重灾区,在建国前三十年间约有2.9万人染病死亡,而到了1958年6月,经过两年多的治理,余江县成为全国率先消灭血吸虫病的县级地区。全国的血吸虫病例下降到了2019年的3万例(陈旧病例),基本得到了控制。

血吸虫的生活史决定了“完全消灭血吸虫病”不是单一手段能够实现的,它需要综合防治策略,需要全社会的监测体系、广泛的检测和治疗、良好的卫生和净水设施、安全处理人畜排泄物、改造自然水体、排查灭杀钉螺、提供公共健康教育等等手段多管齐下。这是一套复杂的社会工程,不仅需要医疗技术支持,更是对社会运行、动员能力和组织水平的巨大考验。

去年作者前往江西余江血防博物馆参观。在黑白的照片和泛黄的文件中,似乎能看见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的人民在抗击新冠疫情中活跃的身影,恍惚与参战血吸虫的英雄重合。这是一场可歌可泣的伟大战争。

作者: @watershipdown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K4apoi0Kb

Sign in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versation
小森林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走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愿这里,成为属于你的小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