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3月29日 鳞脚腹足蜗牛(鳞足螺) Chrysomallon squamiferum

海底热液喷口,是海底的活地狱。海水被地热烧滚,温度奇高,水流携带着有毒物质。而鳞角腹足蜗牛(根据中国海洋生物学家的观点,称之为鳞足螺更合适)却在这里悠哉生活。

鳞足螺腹足上覆盖着密密的薄片,表面覆盖着一层漆黑发亮的“铁甲”——铁和硫的化合物,主要是黄铁矿(pyrite),也有少量的硫复铁矿(greigite)。这少许的硫复铁矿具有磁性,让它的“鳞”可以用磁铁吸起来。鳞足螺的壳同样漆黑,表层包裹着硫复铁矿。

鳞足螺的内部器官和外部一样怪异。它的消化器官很小,唯独食道腺很大(占体重9%),里面生活着大量的硫氧化细菌,利用硫化氢反应产生化学能,使用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这些细菌又是成年鳞足螺的唯一食物来源。在恰饭艰难的深海里,鳞足螺可以说是抱住了铁饭碗。

鳞足螺的循环系统非常发达,鳃很大、血管很多,最特别的是巨大强健的心脏,相当于自身体积的4%,是人类的三倍,为共生细菌提供代谢所需的氧(也许还有硫化氢)。食道腺周围的血管分外发达,说明它在身体里建起了供养细菌的“交通要道”。

鳞足螺的铁甲,也跟它的细菌小伙伴密切相关。它腹足上的“鳞”拥有细微的管状结构,不断向外排泄着硫,这可能是鳞足螺排出硫化细菌产生的含硫“垃圾”,免于中毒的一种方法。这些硫与热液喷口喷出的铁离子结合,形成了“铁甲”。在缺乏铁离子的环境下,鳞足螺也就无法造出铁硫化合物的外衣,会变成白色。2020年,在印度洋的另一个热液喷口“天成”,中国科学家竟发现了覆盖有硫化锌的鳞足螺!

不幸的是,我们刚刚开始了解这个物种,它就因为人类的活动,面临灭绝的危机。热液喷口不断喷出地下的化学物质,具有采矿价值。鳞足螺的栖息地极为狭窄,热液喷口又是允许探矿的,人类的活动很可能会破坏脆弱的热液口生态系统,让这些古怪的生物彻底消失。

作者 @松鼠濑尿虾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K8qjXaFSc

Sign in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versation
小森林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走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愿这里,成为属于你的小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