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4月16日 日本海裂头绦虫

今天的故事从一粒日本海裂头绦虫的虫卵说起。虫卵在水中孵化,它的第一个恰饭对象是生活在半咸水中的水蚤。随着水蚤被小鱼吃掉,小鱼又被凶猛的大鱼吃掉,绦虫宝宝也不断发育。假定这只大鱼比较倒霉成了刺身,于是绦虫的幼体裂头蚴也进入了人类的肠道,发育为成年绦虫。

绦虫的虫体像是一头粗一头细的面条,最细的地方是头部,靠近颈部的节片未熟且细小,越往后越成熟且宽大。每一个成熟节片里面都有雌雄各一套生殖系统,可以自行达成“生命的大和谐”,生育后代。到了绦虫尾端,装了很多卵的节片,随着终宿主的粪便排出,又开启一个新的生命轮回(呕……)。

目黑寄生虫学博物馆是一家专门研究寄生虫学的私人博物馆,由医学博士亀谷了创立。其镇馆之宝正是一只日本海裂头绦虫。一名40岁的日本男子接受驱虫药的治疗后,取出了一条长达8.8米的超级大绦虫。形似日本的传统织物真田纽,故另起雅号“真田虫”。

生食海鱼感染的寄生虫,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异尖线虫(Anisakis spp.),另一类是裂头绦虫(Diphyllobothrium spp.)。避免感染的最好方法,当然是熟食,或者冻杀寄生虫,在−35°C下冷冻15小时或在-20°C下冷冻7天,就可以安全食用了。

幸运的是,和异尖线虫相比,日本海裂头绦虫可谓温柔。大部分感染日本海裂头绦虫患者的身体伤害都很轻微,比起身体上的伤痛,患者们更多地“在排出虫体时受到了精神上的痛苦”。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Kb9O17HOb

Sign in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versation
小森林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走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愿这里,成为属于你的小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