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日历 4月27日 窃蛋龙
上世纪20年代,美国自然博物馆的安德鲁斯一行人,在蒙古戈壁沙漠发现了一窝恐龙蛋,旁边有一个破碎的头骨。他们认为这个破碎的头骨,生前是在偷窃原角龙的蛋,这种恐龙被取名为“嗜角窃蛋龙(Oviraptor philoceratops)”。
上世纪90年代,在蒙古又发现了窃蛋龙近亲葬火龙(Citipati)化石,趴在一窝蛋上,证明这些蛋根本不是来自原角龙,而是窃蛋龙类的宝宝,洗刷了窃蛋龙70多年的冤屈。
孵蛋的葬火龙化石有个绰号叫“大妈妈(Big Mama)”。其实我们没有可以证明这是一只恐龙妈妈的证据。甚至它更可能是恐龙爸爸。
最原始的鸟类如鸵鸟、鸸鹋等,都有父亲照顾蛋窝的行为。而且窃蛋龙类的蛋体积大、数量多,在鸟类里,又大又多的蛋,比较可能是爸爸孵。
最后则是来自骨组织学的证据。鸟类母亲从骨头里抽取钙构造蛋壳,因此使骨头中心出现海绵状的“髓质骨”结构。但是孵蛋窃蛋龙类的化石并没有髓质骨,也就代表孵蛋的化石可能并不是怀孕过的妈妈,而是孵蛋的“男妈妈”。
作者:廖俊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