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4月30日 独花兰 Changnienia amoena

1931年4月,中国国立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植物组标本装置员陈长年,在镇江宝华山发现了一种十分奇特的兰花。它只有一片阔大圆润的叶子,而花有如小指般长而阔大的花距——通常盛着吸引昆虫的花蜜,但这兰花的花距里却空空如也,如一只空空的玉杯。

到了1935年,当时任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教授兼植物部主任的钱崇澍,查看这次探索发现的标本,发现这种兰花是一个新属。不幸的是,陈长年已经在野外工作中意外去世了。

钱崇澍先生决定将这个发现于宝华山的兰花新属命名为”Changnienia”,即“长年兰属”,以纪念陈长年作为标本采集员——常常被遗忘的野外工作者对植物学的贡献。这个种名为 “Changnienia amoena S. S. Chien”,种加词“amoena”即“美丽”之意。《中国植物志》将中文名改为更加凸显形态的“独花兰”。

随着交通环境的改善,从广西、四川、陕西、甘肃都陆续发现过这种美丽的植物。但在这些分散的分布地点里,独花兰的种群规模始终不大。

四年前,当我经过宝华山那片森林的时候,时常回想着年轻的采集家们怎样在华东最美的春天遇见它们。两年后却不幸从“野猪拱坏”、“宝华山从未发现独花兰”的社会新闻里知道,陈长年发现独花兰的地方,遭到了盗挖的危害,而其中可能有管理人员的无知和推卸责任的原因。

花名长年,而不能“长年”。如果有一天,这样一张植物的美丽名片彻底丢失,真不知植物学家前辈们泉下有知,我们又怎能心安呢?

作者 @钟蜀黍满脸黑线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KdiS1asAX

Sign in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versation
小森林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走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愿这里,成为属于你的小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