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 笔尾树鼩 Ptilocercus lowii
树鼩虽然貌不惊人,但也有一些引人注目的特征,比如,喝酒。
一种学名Eugeissona tristis的棕榈,会生产天然的甜酒。这种棕榈的花蕾中生活着多种酵母,使花蜜发酵,酒精浓度最大能达到3.8%,是天然食物里最高的。许多小型兽类都把它当成免费酒吧,笔尾树鼩是其中最沉迷的一位“酒鬼”,每天花费两个多小时在棕榈上进食。
惯于饮酒的笔尾树鼩,毛发里含有极高的乙基葡萄糖醛酸(ethyl glucuronide),这是酒精代谢的产物。在人类中,只有高度酗酒的酒鬼能达到这一浓度。然而树鼩看上去丝毫没有醉态。树鼩可能有和人类不同的代谢酒精渠道,帮助它们减少了作用于血液和大脑的酒精。
也许,对我们和我们的近亲来说,好酒贪杯不是偶然现象。在几百万到上千万年前,我们祖先的乙醇脱氢酶基因发生了突变,分解酒精的能力骤增了约40倍。这与猿类开始适应陆地生活的时间是重合的。在地上生活,就意味着会吃到更多落到地上熟烂的果子,而烂果子里更可能含有酒精。“酒量”也许还为人类的进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呢。
作者 @松鼠濑尿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