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 凤尾绿咬鹃(羽毛头饰)
在美洲原住民的文化里,羽毛拥有非凡的地位。在化学染料普及之前,羽毛天然的绚丽颜色十分珍贵,不可取代。而凤尾绿咬鹃(Pharomachrus mocinno),就是提供羽毛的鸟类中最著名、最美丽、涵义最深厚的一种。
由于美洲原住民文化保存状况不佳,我们很难了解,过去绿咬鹃代表着什么样的意义。玛雅和阿兹特克帝国文化都认为它是神圣的,同雨水和农事之神羽蛇神(Quetzalcoatl)有联系。在求偶期,雄鸟会长出两根长达80厘米的绶带状羽毛,飞舞时如同闪耀美丽绿色光辉的蛇——也许因此它才和羽蛇神联系在一起。
然而,在殖民者到来之后,南美洲的翠羽明珰化为可怜焦土。在利益的驱使下,丧心病狂的西班牙人迅速摧毁了阿兹特克帝国,在殖民统治时期,西班牙总督把原住民的羽毛工艺技术定为非法,从而强迫美洲人彻底接受外来基督教文化,人们一点点忘记了自己的过去。
然而绿咬鹃还活着。绮丽如练的绿色长羽,仍在密林中飘荡。虽然典籍记载已不清晰,但美洲的人们还记得,它寄托着神圣的涵义,诉说着他们作为一个民族的与众不同。
作者 @松鼠濑尿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