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10月1日 黄河象(师氏剑齿象)Stegodon zdanskyi

旧版小学语文课本中《黄河象》给不少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黄河古象化石于1973年发掘自甘肃合水的马莲河畔,因水利施工意外重见天日。

由于象头内存在蜂窝状的结构,十分脆弱,科考队采用“套箱法”进行发掘,先用一个木箱把象头连同周边土层套起,再灌入石膏加固,整块挖出来,以免它破碎。发掘工作长达43天,古象的化石装了12个木箱,为了将化石安全运上公路,当地甚至还修建了一条临时公路,连夜将化石运往了位于北京的中科院古脊椎所。

投入大量的人力进行修复和装架后,古象于1974年10月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展出,装架后的古象身高4米,体长8米,门齿长3.03 米,连趾骨和舌骨都保持完整,是一件世上少见的珍贵标本。

不过,黄河象的正式名字其实不叫黄河象。早在1935年,英国学者胡步伍在药铺偶然获得了一块“龙骨”——与黄河象同种的臼齿,命名为“师氏剑齿象”(Stegodon zdanskyi)。学名遵守先到先得的原则,所以黄河剑齿象真正的称呼应该是师氏剑齿象。

作者 @少侠小黄鸡的微博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KAHBqmDeo

Sign in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versation
小森林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走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愿这里,成为属于你的小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