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 西印度洋矛尾鱼 Latimeria chalumnae
1938年11月23日,尼琳号(Nerine)在南非东南角的查朗那河(Chalumna river)捕到一条宝蓝色的大怪鱼,有着类似陆地动物肢体的鱼鳍。经过东伦敦博物馆的馆员考特内-拉蒂迈(Marjorie Courtenay-Latimer)和鱼类专家史密斯(James Smith)的鉴定,确定这是一种新物种,并且是非常古老的“活化石”——西印度洋矛尾鱼。
矛尾鱼属于肉鳍鱼(Sarcopterygii)中的腔棘鱼(Coelacanth)类群,拥有带骨头和肌肉,如同手臂的鳍干。腔棘鱼大约在4.1亿年前的早泥盆世出现,我们一度认为,在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腔棘鱼就和传统意义上的恐龙一并灭绝。1938年赶在平安夜前出现的这条矛尾鱼,就是这个家族的孑遗。
2021年6月,发表在Current Biology期刊上的文章表明,这些“史前鱼类”的寿命可达100年。在一个世纪的漫长岁月中,矛尾鱼要花上一半甚至更长的时间来达到性成熟。一条矛尾鱼宝宝从受精到生出娘胎,更是要经历长达5年的孕期!
1997年,在印尼的苏拉威西岛,发现了另一种矛尾鱼——印尼矛尾鱼Latimeria menadoensis。我们得到的印尼矛尾鱼标本极少,比西印度洋矛尾鱼更加罕见。2011年,在印尼北苏拉威西省附近海域捕到一条印尼矛尾鱼,在它的胃里,居然发现了塑料包装袋。连客观理性的科学家们,对此都表示“感到非常悲哀”。
作者 @灰照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