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newer

5月11日 佛罗勒斯人 Homo floresiensis

我们熟知《格列佛游记》中的小人国,可是在现实中,印度尼西亚的孤岛上曾经存在着一个真实的“小人国”。他们是一种远古人类,为了适应岛屿特殊环境,而演化成了只有一米高的矮人族。

2003年,古人类学家在印尼佛罗勒斯岛(Flores)上发现了一具颅骨化石。骨缝中的生长空隙已经闭合,乳牙已经消失,说明是成年人,尺寸却异常袖珍,脑容量只有380毫升。起初人们认为这是一个畸形的智人,但后来发现化石的其他特征,也和所有已知的人科相差悬殊。

古人类学家证明这是一个异常矮小,身高不到1.1米的新人种,称之为“佛罗勒斯人”,给它起了一个昵称——“霍比特人”。

佛罗勒斯人虽然身材和脑袋都打了折扣,但他们的大脑前额叶体积与现代智人相差不大,说明他们智商仍然在线。伴随着化石一起出土的还有打制石器、疑似的烧火痕迹,以及有切割痕迹的动物骨骼。

从牙齿的形态来看,佛罗勒斯人可能是直立人(Homo erectus)的后代,也有大量证据表明,佛罗勒斯人可能起源自比直立人还要古老的物种。

最新的测年结果显示,佛罗勒斯人可能在距今5万年前就已经消失,“小人国”没有遇到过其他人类,也从没有接触过外面的世界。这是幸或不幸呢?

作者:惠家明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KeXuqCRNj

枯叶平尾壁虎(Uroplatus ebenaui),宛若树木的精灵

图片来源:olafpronk / flickr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KePQxyGV9

长颈鹿,原来,还有这么一段故事……

(日历娘翻译,字丑,请多见谅)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KePeZlGpJ

5月10日 问荆 Equisetum arvense

问荆属于蕨类植物里的木贼纲Equisetopsida。这类植物的化石最早可追溯至泥盆纪。早春时分,它们由地下茎长出含孢子的可育枝,形状像一支从土里伸出的笔,因此日语里把问荆的可育枝叫作“土筆”。绿色、更长的不育枝,像杉树枝,称为“杉菜”。

台版《流星花园》里的女主牧野杉菜,就是以此而得名。杉菜小姐如同杂草一样坚韧不拔,问荆也是非常命硬的一种植物,虽然它有孢子繁殖的功能,但最快的繁殖方式还是靠着根状茎扩散,10厘米长的根状茎在一年内就可以扩散至64米长。

在日本,“土筆”萌芽是早春的征象,还是一种野菜,去掉下面的鞘,就可以做成“佃煮”或天妇罗。故日本熊孩子歌曰:

“つくし 誰の子 すぎなの子 お前誰の子 コジキの子ォー”

(谁的孩子是土筆?杉菜的孩子是土筆。你是谁的孩子呢?乞丐的孩子就是你。)

作者 @霜天蛾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KeOtIFdS1

5月9日 哈佛玻璃花

娇小洁白的苹果花绽放在缀满新叶的枝条上,花蕊根根分明;皱唇蕾莉亚兰(Laelia crispa)娇艳饱满,皱褶的花瓣像精致的蕾丝裙摆;丝瓜藤上的触角弯弯绕,多肉“七福神”(Echeveria secunda)叶片上的尖刺仿佛能刺穿指尖,而捕蝇草(Deionaea muscipula)的“夹子”里,居然还停着一只小苍蝇!

这些“植物标本”都是哈佛自然博物馆的展品,百年之后仍然保持着鲜亮挺括,宛若刚折的一样。因为它们是一对父子名匠,利奥波德和鲁道夫•布拉什卡(Leopold and Rudolf Blaschka)制造的玻璃制品。

意大利威尼斯的工匠们在吹玻璃上世界闻名,而这对父子又研制出了在极其高的精度上拉玻璃丝的技艺。薄如蝉翼的花瓣,细长的花蕊等等,都被栩栩如生地模拟了出来。然后用极细的毫笔给这些生物上色,使其形色兼具,真假难辨。

哈佛自然博物馆的玻璃植物模型,是在19世纪末,由古代尔(George Lincoln Goodale)筹建,大土豪瓦尔(Mary Lee Ware)提供资金,请他们制造出来的。布拉什卡父子一共制造了4千多个玻璃植物模型,瓦尔赞助了50万美元,相当于现在的1500万美元!

可惜,80岁的鲁道夫退休之后,没有人继承他的技艺,玻璃植物标本由此成了绝响。

作者 @李子李子短信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KeEPBzVkc

母亲节

看看可爱的动物妈妈和宝宝吧![爱你]

图1,树懒妈妈

图2,袋熊妈妈的口袋是向后开的,这样挖洞的时候不会存土

图3,负鼠妈妈的一次可以生下9只小负鼠

图4,信天翁妈妈

图5,白玄鸥妈妈不筑巢,而是直接在树枝上孵蛋

图6,蟆口鸱妈妈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KeEf5brWV

联盟岛守宫(Gonatodes daudini)这种美丽的蜥蜴,只出现在拉丁美洲的一个小岛国圣文森特(Saint Vincent and the Grenadines),受到不法宠物贩卖的威胁,现为极危物种。

图片来源:Strategy Forum Inc / flickr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KevZDFHx8

5月8日 昆士兰肺鱼 Neoceratodus forsteri

肺鱼是鱼中的老前辈,在三叠纪时期十分繁盛,但现存仅有六种。昆士兰肺鱼属于角齿鱼目,而另外五种肺鱼都属于美洲肺鱼目。

昆士兰肺鱼能长到1.5米,作为肉鳍鱼,它的胸鳍和腹鳍长有中轴骨,粗壮有力,可以支撑起身体,这些骨骼和四足类的骨骼还有着相同的起源。实际上肺鱼和我们人类同属肉鳍鱼总纲,是同一个家族的成员。

在干旱或者水质浑浊的时候,也就是水中的含氧量无法满足需求的时候,昆士兰肺鱼会浮出水面用肺呼吸,并发出小牛般的巨大喘息声。昆士兰肺鱼主要吃其他小鱼、小虾、小青蛙等动物,也吃一些植物。

昆士兰肺鱼的寿命至少可以达到20~25年;芝加哥谢德水族馆(Shedd Aquarium)的“老爷爷”活了八十多岁,可能是人工饲养下最长寿的鱼——因为重病不治,它在2017年2月5日被安乐了。

作者:Brooke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KevcW6bHb

5月7日 茴香灯台报春 Primula anisodora

茴香灯台报春是云南西北部的极小种群,花朵是罕见的深红色,人工引种只有在丽江高山植物园才能看到。

中国有390多种报春花,它们从中国的极北一直分布到极西和极南,多数报春花分布于喜马拉雅山以及横断山周边。然而,大多数种类对环境要求比较严苛,致使很多报春花只分布在狭小的区域。虽然分布极其狭窄,但只要在原生地,它们就如花海一般繁茂美丽。

报春花种子繁殖能力虽高,但是它们传播能力极为有限,加之人类对报春花的采挖以及栖息地的破坏,很多美丽的报春花都走到灭绝的边缘。茴香灯台报春长在路边的湿地里,如果过度放牧或者工程施工,破坏了这片湿地,那么这火红的颜色也会随之消失。

丽江高山植物园依靠当地得天独厚的气候,收集并保存了保存着来自全国的八十多种珍稀濒危的报春花。从湖北来的鄂报春,四川来的鹅黄灯台报春、粉被灯台报春,以及云南西北部特有的中甸灯台报春等等。虽然丽江的高山植物园报春花属活体保存圃并不对外开放,但是它对于我们保存高原上美丽耀眼的报春花明珠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作者 @o阿蒙o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KelMrcXrX

5月6日 中华虎凤蝶Luehdorfia chinensis

中华虎凤蝶是一种极具魅力的昆虫,它是中国昆虫学会蝴蝶分会的会徽,也是中国唯一拥有一个专有博物馆的蝴蝶物种(南京中华虎凤蝶自然博物馆)。国家级非遗“常州梳篦”的传承人,还专门设计了一套中华虎凤蝶图案的木梳。

中华虎凤蝶最早由英国的昆虫学家利奇(John Henry Leech)在19世纪末发现。第一次由中国的昆虫学家发现,则是由吴琦在1980年的南京市。如今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中华虎凤蝶的幼虫几乎完全以杜衡(Asarum forbesii)和细辛(Asarum sieboldii)为食,然而采集草药的活动,使得原本分布不密集的这些植物变得更稀少。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在干扰着中华虎凤蝶的生存。例如南京紫金山,林业部门种植的树木遮光,阻碍杜衡生长,从而阻碍了蝴蝶的生长繁殖。

在80年代,国外对中华虎凤蝶标本开出了天价,对当时的农户而言,捉到一只中华虎凤蝶,就能获得不菲的收入。使得它的处境雪上加霜。

而今随着大量的标本出口,以及人工饲养繁殖的成功,国际市场上的中华虎凤蝶标本价格已一落千丈。对我们而言,蝴蝶更加重要的价值,是翩飞在野外,作为环境的“晴雨表”,帮助我们了解生态环境的健康程度。而锁在玻璃匣子里的蝴蝶,只是标榜人类贪婪欲望的艳丽尸体。

作者: @灰照猫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KeclWlTAn

来自苏格兰Inverness的Fiona Presly女士,发现了一只没有翅膀的熊蜂蜂后,可能因为病毒感染,翅膀发育出现了问题。她把它养在一个用纱网蒙起来的花坛里,让它安全地过完自己短暂的生命。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Ke4iGmkxt

近期有媒体报道,三亚捕获了一条十分巨大的金枪鱼,这条鱼属于太平洋蓝鳍金枪鱼(Thunnus orientalis),一直遭受过度捕捞威胁。日历娘请海鲜方面的专家, 海鲜知道 老师,介绍了一下蓝鳍金枪鱼的现状:

蓝鳍金枪鱼堪称金枪鱼界的巨无霸。南海捕捞到太平洋蓝鳍金枪鱼并不罕见,视频里的大块头显然是条已经达到性成熟的鱼,且尺寸不小。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提升,再加上一直以来供不应求状况,专供顶级日料生食的蓝鳍金枪鱼价格不断上涨。

但另一方面蓝鳍金枪鱼的资源状况一直不容乐观,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在国际渔业组织(WCPFC)的资源评估中都显示为遭受过度捕捞威胁。目前太平洋蓝鳍资源量仅为其历史高峰值的17%左右。

日本实现的全人工蓝鳍金枪鱼养殖,虽说为缓解野生资源捕捞压力提供了新路径,但目前市场上99%的太平洋蓝鳍均来自野生捕捞。吃与不吃,看看钱包和良心哪个声音更大。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Ke3MHmP7b

5月5日 维多利亚多管水母 Aequorea victoria

海洋馆在展示水母的时候,经常会给它们加上五光十色的灯光,看上去更加美丽,让游客们误以为这些光是由水母发出的。其实海洋馆里最容易见到的海月水母是不会发光的。维多利亚多管水母则是一种真正会发光的水母。

维多利亚多管水母体内含有绿色荧光蛋白(GFP)与水母素(Aequorin),绿色荧光蛋白需要受到蓝光或紫外光的激发来发出绿色荧光;而水母素则需要受到钙离子的作用来发出蓝色光。当多管水母受到惊扰时,会先通过水母素发出蓝光,然后在经过绿色荧光蛋白转变为绿色荧光,借此迷惑捕食者。

绿色荧光蛋白对普通人有些陌生,在生物学界却是赫赫有名。2008 年,下村脩、马丁•查尔菲以及钱永健通过对萤光蛋白研究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化学奖爱跨界实锤了)。他们让萤光蛋白基因在其他动物的细胞内表达,细胞能够发出绿色荧光,可见度提高,使得科学家们对生命的发生发育过程一目了然。

如今我们不仅可以运用绿色的荧光,还可以调配不同颜色萤光蛋白的比例,就像通过调配红黄蓝三种颜色绘画一样,用更多的颜色标记不同的细胞,让神经系统变得像无线电使用的各种颜色电线一样清晰可辨。这种技术有个十分恰当的名字:“彩虹”(Brainbow)。

作者: @养水母的厦大人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Ke37CuTw4

爱登堡喉扇蜥(Sitana attenboroughii),以著名的动物科普主持人爱登堡(David Attenborough)命名,它颈下的皮肤展开之后如同一面旗帜。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KdUhExmYR

5月3日 中加马门溪龙

头小颈长身躯大,尾巴长的更可怕。身长约有十三米,体重更是不成话。

我国古生物学界的祖师爷杨钟健先生,在发现马门溪龙的时候,曾作(乾隆风的)小诗一首。马门溪龙是我国特有的蜥脚类恐龙,蜥脚类恐龙最大的特点就是身体极其巨大。中加马门溪龙有“亚洲第一巨龙”之称,它只发现了部分化石,其中一块颈椎长度有160厘米,以其近亲作为参考而进行的复原推测,中加马门溪龙的体长可以达到35米。

你在中国找不到“马门溪”这个地名,最早发现的马门溪龙,是在四川省宜宾市马鸣溪渡口发现的,杨钟健先生带队发掘。杨先生是陕西人,在与队员交流的过程中,队员将马鸣溪听成了马门溪。学名确定之后不可更改,于是这个名字就将错就错了。

马门溪龙长这么长的脖子,到底是为什么呢?以前,人们普遍认为这些长脖子的恐龙是生活在水里,长脖子能方便地将脑袋探出水面呼吸。后来人们发现这些庞然大物的身体结构完全可以在陆地生活(而且长脖子举得太高,水压会让它无法呼吸)。长长的脖子可以让它们不移动身体的前提下,只是摇摇头就可以吃到大范围内的植物,可以说是干饭龙的典范了。

作者 @李希特二猪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KdTH7AydB

侏儒盾尾蜥(Xenagama taylori),索马里半岛特产的小蜥蜴,钻到洞里躲避捕食者,它会把带刺的尾巴堵在洞口,作为防御。

图片来源:Azylum Reptiles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KdSIf10ng

Show older
小森林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走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愿这里,成为属于你的小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