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rgianachow 安徽出生的假广东人表示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习惯:广东喝早茶都会亲切的叫人“小妹”,毕竟有的老主顾会经常跟这些服务员打招呼。而在安徽一般都是直接喊“老板”:毕竟店里面基本上没有雇员,除了老板就是老板儿子/兄弟,所以直接喊老板也不会尴尬(当然有的老人会喊师傅什么的)。
需要服务员的时候喊“服务员”在我的身边挺常见的?毕竟分工细致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真的需要直接喊工种本身的名称。我们在学校里做小组作业,如果是实时性很强又需要大量团队合作(同时成员之间不是很熟悉的话),大概率会出现“校验你帮我看一下这段程序对不对”,“设计你这里的逻辑有问题”,“后勤报一下还剩多少时间”,以上的这些对话。
@georgianachow
>餐厅里不存在细致分工的工种
我的意思是,可能在一些人的生活中,他们已经习惯于直接喊对方的职业(有的人可能是习惯喊职称),所以不自觉的把相应的习惯带入到日常生活中。
>喊别人“小+姓氏”
长辈对晚辈通常会这么做。但是遇到“李,黄,刘,王”这些大姓,真的很容易一下子喊好多人 。常规的做法都是公共场合喊名字,私下喊小名。年轻人之间会习惯于给对方起昵称(所以有时候会在正式场合脱口而出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但是遇到去餐馆吃饭,这种“正式但是下次又不一定会来”的场合,顾客和餐厅雇员之间的距离感其实很强烈,所以直接用对方的身份称呼反而成了一种比较体贴的做法?
@mao
你說的有道理,不過可能我平常聽到的叫「服務員」的態度都是「服務員,給我拿包紙」這樣好像「hi, siri」感覺,太像輸入命令給一個智能工具了,因此對這個詞比較反感。
昨天也跟其他人討論了一下,感覺比起稱呼,後面的句式更重要。「服務員,給我把桌子擦一下」,和「服務員,麻煩幫我把桌子擦一下」的禮貌級別我認為很不一樣。但我自己還是傾向無論後面什麼句式都不要叫服務員「服務員」。
謝謝你的認真reply啦!
@mao 我覺得餐館裏好像不存在分工細緻到要喊工種?至於你說的以「設計」「後勤」稱呼別人,在我看來也是具有冒犯性的 (可能我還沒在那種工種很多要以此提高效率的環境下和別人相處過)。大概是對稱呼比較敏感吧,我甚至不能接受在沒有徵求過別人意見的情況下直接喊對方「小+姓氏」。
「小妹」和「老闆」聽起來都挺好的。「服務員」聽起來卻有很強的「工具人感」,在我這裏有點不尊重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