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kia 5g你觉得失望,是因为它没有像4g一样改变你的生活。但是对于煤炭,隧道,以及工业制造来说,5g的速度和多传感器,是必不可少的。
多的不能说,简单说点
以往的解决方案,基本上是需要布线+数据收集终端+数据处理。且不说电气层面的各种干扰和布线走线,就光一个数据收集,就能把人搞死,因为有个问题——时钟同步。传感器不可能贵,所以只能用石英晶振,但是这玩意会导致时间戳跳变。那是允许他跳变?但怎么确认传感器是否有问题呢?如果说,接受传感器有问题,屏蔽它们的数据。但是又要在发生某些严重灾害的时候,识别灾害,这个服务就会变得特别难做
这也是为什么,以往的矿道,隧道,相关的数据收集,处理,自动化设备,卖的都会特别贵了——因为很多功能都得单独定制。
但是5G出现了就不一样了,一个AP动辄几百上千个传感器,基于NTP搞的时钟同步让整个系统从底层架构上就变得很简单,外加芯片层面的发力,传感器的SOC支持编程,很多功能权限可以直接开放给系统,全部上报之后在中央系统进行处理,不需要通过复杂的通讯线/控制线来搞,直接将整个复杂的系统切分成各个软件模块,可以按照嵌入式的那一套进行开发。
而这一套玩法走到最后,就是智能驾驶,包括私家车,出租车,公交,乃至于地铁,高铁,外卖飞行器。
所以,如果说4G是因为软件开发容易,所以推出之后没两年,视频平台的爆火掩盖了推出时的颓势,那么当下,5G的企业模式还在运作中——软件出问题的后果太严重,只能先试运行,不可能全面放开
@[email protected] 但是当年媒体大肆宣传的时候可是逮着劲把终端用户体验吹上天的😂
除了什么云手机大数据,更是有什么自动驾驶远程医疗之类,一个比一个离谱
再退一万步说……就算是速度这个“最无聊的应用”,目前仍然没有达标,甚至和湾湾的4G打个平手
@alikia
这年头媒体什么样你心里也有数吧,各种东西都是自媒体在狂吹,官媒或者正经媒体都是不敢发声的。
大数据不了解,不过隐私这块估计过不了关。自动驾驶依赖车机和车载传感器,这玩意没个五年十年的技术验证出不来的。远程医疗倒是有,不过大城市的人基本上感受不到,毕竟这玩意主要是利好二三线城市。
速度这玩意,不仅仅是你到基站的速度,更多的其实是分支网和骨干网的速度。你知道一台专业的骨干网交换机要多少钱吗?基本上就6位数起步,一个口也只是有400G/800G。一般而言,一个机房的扩容,基本上就要8位数甚至9位数了,这还不算后期运营维护的成本。所以既然当前民用市场反响平平,速度也不会继续往上扩充了(而且5g的toC我很不看好,非金属的阻挡都会削弱5g信号的传输,这一点比4g差太多了)
@alikia 嘛...你一直在强调的都是客户端的直接应用,并且是针对“移动手机”的“网络参数高敏感性服务”的体验。
但是5G并不只有这个东西,更别说还有更多的网络服务,并不关心你所说的最大速度和网络延时。
关于你所说的套餐价格,这个东西不能这么算——一台基站要服务多少用户?它的带宽要设置多大?这一块地区有x台基站,那在这里我要放一台多大的交换机?如果顶着最大速度买,那套餐价格可能就没这么便宜了——毕竟有线网没有300Mbps的价格就要700了,无线网只会更贵,而这恰恰是绝大部分用户所负担不起的。但是无线跟有线不同,你没办法说单独控制某一个用户的速率,至少从软件层面来说,这玩意适配工作量有点大的。
厂商宣传5G,到底是政治任务,还是说基础建设之后,从顾客这里薅羊毛,就见仁见智了。我个人感觉就是在薅羊毛——跟前几年银行的投资理财产品差不多,你要有几个闲钱,被人忽悠了,那你被坑了其实也没啥好说的,毕竟你也不知道你要的是什么
至于你说5G带来了什么,这玩意就跟合成氨一样——一个人可能一辈子都接触不到合成氨以及相关产物,但没有它,你今晚的晚饭可能就得暴涨个几十倍,甚至都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