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lkernel 那你这个也简单啊,直接服务器呗233(每次用手机登录服务器然后在服务器上操作)。反正每次搞完之后把端口一换或者怎么样,密码上还能防硬肩窥(自己搞一个密码变换规则什么的),多好
@233mc44 嘛...应该有人做了封装好了的app?(主要是目前的虚拟机还是太吃资源了,配置差一点就容易卡,其实我在想搞一个“高性能”的单片机,然后每次用来模拟手机做单一功能,哪怕是把app烧录进去都行,就只要整个流程做到只要点鼠标就足够了)
@literalkernel @yoshino 可能都有道理?不过我是通过眼睛的干涩程度以及事后的疲劳程度来判断的
@literalkernel 数据结构赶快写...里面树的部分很恶心的说。少年加油
@mashiro 我知道是超时啦,我是想说一般是因为服务器跑路了还是仅仅因为运行出错关机了,这个能看出来吗?
@233mc44 那要搞也简单?弄个虚拟机或者安全沙箱运行咯。本来是处理可疑文件用的,这里的话你用来做一个“干净”的环境也没问题的样子?
@literalkernel 反正在上学期面对socket繁杂的绝望以及字符串操作委定于的物语之后...我决定转战python了!
@a_jean_socute0816 仅代表我个人:只要不是无意义的情绪流,简单的半天流水账,感兴趣的内容,以及槽点/笑点满满(当然不是那种富有攻击性)的内容都可以。(频率个人感觉只要低于0.5h一条就行?)
@literalkernel 什么意思?C++不更新了?
@EndlessDaydreams 我是说,万一坏了你又没记住就全部木大了(我的u盘出现过那种应该是坏块导致文件损坏的情况)告诉别人其实还好?因为一个是父母,另外一个跟钱相关,这种东西你要社工基本上是没可能的
记在纸上可以考虑用紫外显色墨水+手动加密,或者只记录关键信息这些方法。反正这东西你又不是带着到处跑,藏好上好锁问题不大的说。
@EndlessDaydreams emmmm你可知道有一种东西叫做流量拓扑分析?我大二的时候做了一个科创,大致就是通过一些网关或者交换机的流量记录,来确定ddos的主机以及它控制的几台指令发出机器。具体原理大概就是通过图的特性转换成矩阵得到特征根然后进行聚类。说着的这个操作已经很低级很低级了,然而正确率依旧真的高...
如果你搞得少是没问题。但如果你搞得事比较大,通过一段时间的追查,数据直接一跑还是挺容易追查到的...
@EndlessDaydreams 这种人没必要理他的啦,等他什么时候出事了就知道错了。
不过一旦有学校这种教育机构被拖库往往灾难是惨烈的...
@233mc44 嗯,受众肯定会有的。不过可能会从“对于形象的追求”逐渐转变为“对于符号的追求”。
嘛也不清楚啦,有一份力,发一分光吧
@EndlessDaydreams 嘛...其实信息泄露的本质是因为邮箱/注册时用的手机号/其他公开信息,说明了你是你。身份证这个肯定要保护好,首先一个是不能丢,因为丢了意味着别人可以用你身份证的照片来注册跟钱有关的相关账户。
银行卡这个没办法,必须实名,而且相关信息最好真实(比如牵扯官司就会往你填的地址发)。
匿名电话卡是为了支付宝,qq,微信这种必须绑定电话而考虑的,但是如果你通过匿名注册了微信,然后绑定了银行卡,那跟什么都没做一样(毕竟银行卡认证的时候要你的真实姓名)。
网络匿名其实看情况?毕竟真要抓你直接通过运营商倒推没什么不行的。如果是应对网上冲浪时候的问题大概可以?
用非智能的设备带来的隐患其实就是莫名其妙的损坏,毕竟那样子就是数据全部崩溃。所以与其是那样不如用纸笔:设立2-5个独立密码,将不同重要程度的网站用不同的密码进行记录。当然,银行卡密码绝对是记载脑子里不会落在纸上的,且有多张银行卡(以及绑定的微信,支付宝)都尽量使用不同的密码。担心遗忘或者有问题可以告知父母
@Hachi 我记得还有一个用加速传感器来当麦克风使的例子/摊手
剪切板与其清空不如直接在公众号的文章里随手复制文字?
(反正增加对方工作量又不亏/狗头)
@EndlessDaydreams 你的“黑”是说啥?是骇入还是别的什么意思?
@233mc44 好的作品,好的创作者,依旧会存在。只是资本带来的“饭圈文化”是否会成为主流,饭圈文化是否会带来足够多的收益,它的受众又会有怎么样的行为。我是觉得这些都很模糊,饭圈有朱一龙粉丝那种,也有肖战粉丝那种。只能说慢慢看吧,反正“宅”文化为中心的B站已经开始像科技,娱乐,生活转型了。所以过去的路已不再,是时候踏上新的征途了
@literalkernel 那你这玩意不跟哈希一样了吗?
“我虽然可能会撞,但是你永远解不出来”
@literalkernel 你这...别告诉我是汉语拼音...
刚刚回归,容我缓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