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newer
毛线团 boosted

@lhc_fl 青年节不是五四吗?还是你想说的是89那个?

不能理解才怪了(笑)
难不成一边吃饭一边砸碗?
现在美国多少明星敢反以的?弯弯有人敢跳出来说这事吗?


QT: [bird.makeup/users/whyyoutouzhe]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  

5月26日,赖清德表示,希望民众可以理解台湾的明星们被迫在大陆进行政治表态。
“在别人的屋檐下,我们的文化工作者讲什么内容是一回事,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内心想的是什么。”

bird.makeup/@whyyoutouzhele/17

@0_o @colorfusion 稍稍纠正一下楼上那位,目前是两人支持率都挺低的,但是反对懂王的人比反对拜登的人少,然而共和党和民主党都推不出来第二个人了,所以导致现在一些调查结果看起来是懂王支持率比拜登高

@0_o 可以的
简单来说,美国是“民意大于法律”的路子,也就是说,哪怕是一个十恶不赦的人,只要他被选为总统,那么一切规矩都要靠边,并为他当选总统履职服务

有关详细的说明,推荐b站up主“波士顿圆脸”。虽然对于时政的介绍形式还是偏男性方式的说理,但是因为单口相声的形式,不少女生也在看(大概)

想了很多,但是不知道从何说起
先从早睡早起开始吧

渐渐地,想清楚自己要去做什么事
把要做什么,与谁相处,希望获得什么,都想明白

如果想不明白的话,那就去分类,划分出优先级,确认哪些东西是自己想要的

@arowana 启动困难的时候,第一步应该是去搞清楚,为什么会困难?
是给自己定的第一步太大了?(任务分解不够细致),还是说当前没有可以多余投入的时间或者精力(对于当下可自由分配的资源评估不足,需要考虑先削减其他事情),又或者是内心害怕(心理建设不足,如果心理建设持续不足,可以寻求外部帮助,找人一起帮你完成一些简单的开头事务)

把怪圈(负反馈)产生的原因分析出来,明白了它是怎么产生的之后,你就知道要怎么去解决了

@ls3847zb 所以我一般会把关注申请打开,不合胃口的人就直接不通过,如果觉得不合适可能会发条私信解释下。(当然如果是那种完全处不来的估计就直接拉黑了)

@BlueObserver 挺帅的,而且有妹子愿意跟你一起拍照(尤其是主动地),说明对你有好感

@alikia 太正常了,后续就是普通的大学课本——一堆老教授直接把写的“xx概论”之类的论文拉出来改了改,就直接拿出去当教材了/摊手
高中还没有这么严重,毕竟要考试,等你上大学,你就知道为什么要自学,甚至翻墙去看麻省理工的高数,计算机课了/捂脸

@samlele 啊...有可能,不过我感觉可能跟我个人性格有点关系?
怎么说呢?我算是那种目的性很强的人?就是比如我需要电池,那我去超市买电池的时候,就绝对不会看别的东西,因为没用。如果我除了电池,还做了规划打算补充日用品,这时候才会去看一下其他东西(当然如果没有必要的话,有的东西也是不会绕路去看的)。外加家庭的一些因素,导致我对亲密关系的认知一直是“我知道相处的时候应该是什么样子,但是我该怎么建立呢...?”
然后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捂脸,别人的暗示或者氛围营造完全感受不到,网络聊天的时候,别人的生气/不舒服也没法感受到,线下交流的时候,也很难判断别人是真客气还是假客气(叹气)
所以一方面,女生如果说“我家猫会后空翻”,我是真的会当真的。而另一方面,我也说不出这种带有邀请意味的暗示,所以目前只好各种学习了...

@alikia 润的话家庭负担其实不小的(对于非超一线中产家庭来说),基本上每年都需要10W+的固定支出,如果是美国名校(top100)的话,前后加起来好像是要50W+(16年我妈去问的,现在的行情不知道了)
而且润出去的话最大的问题其实是语言关和生活适应,语言的话这个容易理解,听说读写都不能有短板,不然学习起来会很费劲。而生活适应,主要是生活习惯和歧视,你要习惯于不安全(各种潜在的抢劫,暴力,乃至枪击)以及老白男和泛昂撒对亚裔乃至华裔的歧视。

做具体的项目,乃至于具体到工程开发的话...其实现在没有好的环境了。巨头把通道给占死了,通过资本以及当下的技术模式,任何一个新的创新,都会被抄袭和剽窃外加资本的挤兑给逼到墙角,然后就是请客斩首手下当狗(要么体面的给大公司打工/卖股份分得很少的分红,要么就是把你搞死)。至于加入巨头中搞创新...说实话不现实。巨头的思路是会受政治方向影响的,现在中国的策略是一方面准备打三战,一方面要避免新冷战,所以对外策略上体现出某些方面极其激进,同时某些方面极其妥协。而由于对外策略的两边倒特性,就要求国内必须要稳定(换言之就是按规矩来,听话)。所以这些行业巨头,他们会宁愿放弃机会,也要保证自身的业务与架构的稳定,不可能给新人什么机会的。

学术不仅仅是做理论研究,做具体项目的也有很多(像图像识别CV最早也是诞生于实验室的),而且博士只是一个大方向,后续可以进国家的实验室,也可以考虑做企业的探索项目外包(目前有的行业在摸索中),所以不要那么的抗拒,去了解一下,甚至可以进入大学之后去问问老教授,跟着他做项目(你需要的是经历,所以哪怕白打工,只要能让你了解到科研的流程,付出,和收获,就是划算的。当然,记得别被当苦力用了),具体的了解到整个科研是怎么回事之后,再做决定也不迟。

当然,我对于上面说的那一整套东西,只是基于我自己的理解,我的认知也可能有问题,所以你在高考结束之后,如果对于工程开发有很强烈的愿望,你需要自己去探索,去分析

@alikia
论证很复杂,先讲结论
保高考(进好学校),冲博士,未来不用担心

如果是走竞赛/特招/非普通高考路子的话,先保证这条路能走稳,毕竟在可预计的未来(5年内),除非第三次世界大战开打,不然中国的绝大部分企业都是只看文凭的,而且虽然985 211取消了,但是双一流什么的来了,所以还是会有学历歧视以及招聘时候筛学校。
然后如果中美没有进入新冷战,那么大概率中国会从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方向,实现对美国的赶超(至于为什么,怎么做,以及意识形态相关的东西,可以在大学了解个基础,感兴趣也可以以后慢慢问我)。这也意味着,以后会需要更多的程序员。但是基于当下chat GPT的强势崛起,未来基层码农是越来越少的,也就是说,更多的程序员会参与架构设计/测试设计中去,这也对程序员对整个程序的功能设计有更多的要求,所以如果可以读博,那肯定是最好的,毕竟走科研的路子,然后做学术成果转化,对于计算机来说几乎没有门槛。研究生的话得等你大二大三再去研究了,毕竟目前这个形式还不好说。如果没有做科研的想法,你那时候可能反而早点工作更好也说不定。
至于工作,程序员一直是通过超额工作时间来获取超高的劳动报酬。就目前而言,在一线城市,靠一个程序员养活两个人不成问题,但是买房不要想(买车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两个人奋斗十年,然后带着上百万的积蓄回老家干点活满足基本的吃饭房租,这样一直混到退休,也不是什么大问题。至于网上渲染裁员的那些问题,主要是因为那些程序员在18,19年高位买房,直接被套牢套死了,导致他们现在的境地很糟糕。反正对我来说,我没有买房的需求,也就没有那么多的担忧(其实是作为深圳的半个土著,认识到买房是不现实的...)

总而言之,先保证高考,然后再去研究工作,以及对自己有点信心(我甚至怀疑你在软甲开发上的经验比我都要丰富/捂脸),剩下的就只是去实事求是的了解“这个社会是怎么运转的”

@samlele
+1,每次在知乎看各种恋爱小故事总有种在看教科书的感觉/捂脸
“啊?这句话是这个意思吗?”
“为什么?为什么不能这么表达?让我看看评论区怎么说...原来是这么回事...”

@alikia
冒昧评论,希望不会打扰到你
目前看你还是学生(本科或者硕士?)还没确定自己的方向,但是已经有不少开发的经历了。
学生时代对未来做什么感到迷茫是正常的事情,毕竟不知道自己未来要面对的是什么。同时,因为开源社区的特殊性,导致会产生自我怀疑——“我这么做有什么意义?”“我现在习惯了社区的开源模式,未来公司运作模式我还会适应吗?”

对于学生时代的迷茫,我只能说没有什么很好的解决方案,毕竟没有经历的事情,谁说的准呢?不过心态上,我还是建议调整一下,毕竟迷茫是必然,但是找到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点,然后去钻研,就算没有实际上的收获,也会让自己开心不是吗?(打工人真的很期待开心啊/叹气)

至于开源模式的特殊性,其实不用担心,毕竟鸿蒙都开源了(虽然手机鸿蒙,开源鸿蒙,HOS是三个东西/叹气),也就是说开源是有其商业意义在里面的。这一块如果实在担心的话,可以找一个大厂去实习一下,然后去跟里面的前辈聊一聊,公司是怎么赚钱营业的,以及开源对于公司到底有什么意义。这些东西只有等你真正的找相关从业者聊过,自己搞过,你才能得到一个比较明确的答案

@BlueObserver 问题不大,如果针对的不是常见问题或者你的工作流程/努力程度上的问题,大概率是老一辈的恩恩怨怨,不用在意

@mashiro 我记得有办法在文件管理器里面不显示,不过要是命令行的话估计没办法了

可以看下这个(我在中学机房课试过第一种,其他的没搞过)
bilibili.com/read/cv841855/

刚来三周就要我周末加班
这活是真干不下去了...

只要有同等水平的工作我就直接跳...TMD...

@11abac 应该是状态不好导致的短期记忆遗忘的厉害。早点睡觉,调整一下饮食,以及稍稍运动一下试试?
记得不要给自己太多的心理暗示,疑神疑鬼,觉得有什么事发生。其实这就是正常的心理现象,想太多反而容易出现(也就是所谓的自证效应——我觉得女朋友会出轨,所以冷淡对待她,结果她因为我的冷淡真的出轨了)

Show older
小森林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走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愿这里,成为属于你的小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