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看到个说是,社畜感觉时间过得快,是老了(?),单位时间内处理信息的速度变慢了,一天流过的信息量变少,就会“哎我怎么啥都没做今天就结束了”。建议是找学生时期最骄傲的学科做做题动动脑。(这一定是个理科生吧(也有些道理。……但我没有骄傲的理科,我现在如果做中考的数学卷能骄傲点吗……?
@xpihxb 个人感觉,如果真的是作一些对自己有益的事,会感觉到时间变慢 了,或者是单位时间内处理的事情变多了,个人信心增强,就能作更多。而如果是用来不段的刷视频,时间消耗的会更快,而且真的到晚上会觉得今天啥也没作就结束了。对自己有益的事,包括打扫卫生,洗衣服,看书,写日记,学想学的东西,整理资料等等(只能想到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的例子)
@purplemacaroon 你的活动和我相似度好高!我现在工作日晚上一般都是三段走,刚回家收拾杂事,快递做饭吃饭(看番)洗澡收拾卫生这类;接着就是当晚计划要做的一两件事,学习啊游戏啊或者其他突然感兴趣的;23点洗漱、上床玩手机、聊天。(具体变数很多hhhhh 大概是这么个分布
我只把二段中的学习当成有益的事。回头一看,一周只学个两三节课的样子还忘东忘西hhhhh,想做的事还有好些顾不上做,就蛮挫败。一段生存性太强了,打扫卫生、整理资料之类我做完也会开心些,但我很讨厌做只是理智上知道需要做。也可能是效率?
@xpihxb 像收拾杂事,做饭,洗澡,收拾卫生这些,我都觉得算是有益的事,是一种整理。学习这事儿吧,看个人情况,如果不需要,目前的学识足够支撑工作也挺好的(有一丢丢羡慕😂 )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走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愿这里,成为属于你的小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