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il protected] 为啥啊!
@[email protected] 我靠,你这么说起来,这个价格也太鸡贼了,离满减就差2块钱,可随便买个东西就得超过不少啊。
@noodlehead 小红书今年在努力“破圈”,其实很希望小红书维持原样
大而杂的平台已经不止一个了,可以不用去争抢
@doghair 这么真实的吗~!!!
@lily 抱抱!
@rhythmguru 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是年轻人不可能拥有的最大财富,一个公司竟然不懂这个道理,只用简单的方式砍掉年龄大的人,简直是本末倒置。如果一个公司一直被年轻人一轮轮的带路,就代表着要在一个几乎是死循环里不停转圈——年轻人多是要走一遍前人已经遇到的坑后才能找到往前走的路,可是这个过程有多长时间,过后公司会不会因为年龄和成绩不行再次替换上另一泼人,如果换就回到循环里再重新开始。
确诊ADHD了。
整个确诊体验特别好。推荐怀疑自己是不是的朋友都可以去查查。
我本来以为这种东西没标准就是自己填表格的。只要(撒谎)夸张回答几个问题,人人都可以被确诊。
但是发现真的不是。是真的有标准的。要做测验。
具体内容我不说了,但是它的形式几乎可以确保你,如果你没有病的话,绝对很难故意答错而降分。
没有提前看“攻略”的话,你根本摸不清那些测验在考察哪些部分。
有一个环节,我怕自己不是,故意按错、按慢几个摁钮。而另一个环节里,我实在没法假装不行,要求是临摹几个几何图形。我确认临摹得百分百没有一点错误。
结果我前者,在我故意答错的情况,仍然得分很高。后者,我确认自己做了完全没错的部分,让我成功确诊了。
你以为他在考察正确率其实他在考察速度,你以为他在考察速度他其实在考察顺序。结果出了之后我整个人心服口服。
可能这两天就可以开始吃药了。希望我治疗顺利。
本条的经历,是我这个月在美国做的。我2017年在国内,在北京首钢医院,也因为同样的原因看过医生。在国内看adhd的感觉很糟糕。完全都是发表格自检。结果结果就是说我没adhd但是我中度焦虑,给我开了两千一盒的不能走保险的药,吃完之后我一两个星期都失眠,更痛苦了。
所以如果有条件的话,更加推荐大家出国之后再来看医生。
我在美国看这个,看了三次医生,每次copay30刀。
@mimihotaru 是的! 相当纠结!
@mao 呃……现在想都没敢想😂
只想在这里好好记录。
努力学习SQL和TABLEAU,爱手帐,看到桌子上的胶带就想坐下来玩一会儿。兴趣很多,希望能有享受技能自由的一天。
最爱充电方式是手帐和防弹少年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