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newer

追弹日常! 

果子的嗓音真的绝!

追弹日常 

今天要给果子疯狂打call!白天征集生日想写给他的歌词!晚上直播用大家发的歌词写歌!

安利个B站上的跑团账号——整天摸鱼的三日坊主,属于越听他们说话越觉得好玩,日常群口相声,日常挑战KP极限,另外,现在总觉得这里面有爱情😂

终于把update联表及匹配数值弄明白了!!!!

身边一个中老年丁克之榜样 

男的,大约五六十岁,二婚,妻子是一个比他小十来岁,大约四十几岁的艺术家。俩人感情很好,事业有成,至今无孩。和我们的关系是爱人的父亲的哥哥。他是美国中西部比较有名的一个银行的ceo。
他有另一个我们不是很熟悉的亲戚,大约和他同龄,此亲戚有娃,男孩儿。大概从这个男孩儿不到十岁开始,这对事业有成的丁克夫妻就认了“教子”(无宗教意义),在已经初懂人事的娃和娃爹妈面前频繁刷脸,帮忙带孩子、送父母觉得贵的礼物、带孩子吃好的玩儿好的出去露营。孩子再大点儿,陪着打游戏,给出主意追女孩,再大点儿,帮忙承担大学学费,入职场了给写推荐信。
基本上这个娃就是这对儿丁克夫妻的“退休”计划。现在娃和他们也很亲,愿意和他们讲不方便和爸妈说的事情,尤其是和那位妻子,年龄差更少,更聊得来。他们也讲过,以后如果丈夫年纪大,先走的话,妻子虽然没有其他亲人,但是也有人陪伴和照顾。
很鸡贼但是的确三赢了:
1.对娃爸妈来说,帮忙承担一些育儿的压力,省了一些钱和时间,如果有了意外,也有人愿意领养娃。
2.对娃来说,从小有很亲密的长辈,提供比较好的、间接的扶持和帮助,有见世面。
3. 对丁克夫妻来说,不需要经历怀孕生产、不需要半夜喂奶换尿布,不需要平衡事业和家庭,但是还可以相当程度地参与一个娃的成长,并且老有所依,甚至后继有人。
计划真的有点儿完美。但是我也相信,二十几年前,当他们逐渐参与娃的成长的时候,的确是没有真的计划过的。一切比较顺理成章、顺其自然,才是最好的发生状态。

翻出一张 2017 年冬天在物理楼图书馆自习时拍的黄昏雪景。虽然天色并不一样,视角也完全不同,加上手机成像效果令人失望……但也能看到被夕阳染成紫红色的雪地。

Show thread

朋友又发来了一包挂耳品尝后的描述文字……相形见拙,我没文采,也没有一个敏感的舌头(或者鼻子)

昨晚12点睡觉,3点半就醒了,现在又困了😂

看着同事,听啥信啥,不查证的习惯,我真的不舒服啊!!!

“漂亮重要么,永远没有最漂亮,按自己的喜好来总有愿意欣赏独特的我的,不委屈自己做别人喜欢的自己。”

Show thread

会员升级差一个条件就算了,现在要涉及返点。。。要跨着4张表,,,好像不太对,需要重新整理分表了。

自打每天早上在家里冲一杯挂耳之后,瑞幸就完全不能喝了……

突然意识到自己在作的存储过程,在外人看来是正常工作……甚至更高要求😑

用平台上一个账号名称,简单试个编码和解码,对字符串的传输又开始有了希望~

s='兔哥哥🐰 和平精英'
s1=s.encode(encoding='utf-8')
print(s1)
print(s1.decode(encoding='utf-8'))

我微博关注了一个妈妈,她女儿在2019年被残忍杀害,她每天发微博打卡问法院,每天都说杀人犯比我女儿多活了多少天,因为疫情中断了判决进展,她等了800天终于拿到了杀人犯的死立执,中间我也转过几次,真的看完潸然泪下。

另外……发现当作一些需要付出脑力去吸收消化的事情后,脑子会变的更清醒一点,作事情也会更积极,如果一直刷视频,只会越刷越懒,越刷越丧,完全不想动 :ac_classic10:
但是……从床上起来到坐到电脑前学习,也还是需要一些自主动力的,这个只靠自己😂

继续PYTHON的字符串操作学习,本以为一个小时能学完,结果从8点半学到了现在。最大的收获大概是以下两点
1. 格式化字符串——指定在模板中固定位置添加变量
2. 字符串编码——终于知道当初那堆账号的特殊字符有可能是利用什么样的编码来改的了😭

小区孩子突然蹦出来冲我喊奶奶 :ac_classic33: 我年龄确实不算小了,但也不至于被一个6,7岁的孩子喊奶奶吧! :ac_classic09:

尝试作个周记录页面,只用来记录打卡和财务。看看下周末的记录情况。
虽然电子的方便记录,但是好像只有用笔纸写的时候才对自己花了多少钱有所感知。

Show older
小森林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走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愿这里,成为属于你的小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