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ADHD了。
整个确诊体验特别好。推荐怀疑自己是不是的朋友都可以去查查。
我本来以为这种东西没标准就是自己填表格的。只要(撒谎)夸张回答几个问题,人人都可以被确诊。
但是发现真的不是。是真的有标准的。要做测验。
具体内容我不说了,但是它的形式几乎可以确保你,如果你没有病的话,绝对很难故意答错而降分。
没有提前看“攻略”的话,你根本摸不清那些测验在考察哪些部分。
有一个环节,我怕自己不是,故意按错、按慢几个摁钮。而另一个环节里,我实在没法假装不行,要求是临摹几个几何图形。我确认临摹得百分百没有一点错误。
结果我前者,在我故意答错的情况,仍然得分很高。后者,我确认自己做了完全没错的部分,让我成功确诊了。
你以为他在考察正确率其实他在考察速度,你以为他在考察速度他其实在考察顺序。结果出了之后我整个人心服口服。
可能这两天就可以开始吃药了。希望我治疗顺利。
本条的经历,是我这个月在美国做的。我2017年在国内,在北京首钢医院,也因为同样的原因看过医生。在国内看adhd的感觉很糟糕。完全都是发表格自检。结果结果就是说我没adhd但是我中度焦虑,给我开了两千一盒的不能走保险的药,吃完之后我一两个星期都失眠,更痛苦了。
所以如果有条件的话,更加推荐大家出国之后再来看医生。
我在美国看这个,看了三次医生,每次copay30刀。
最近对艺术教育的撕烤:
我室友是唱歌剧的,读了国内最好的音乐学院,到欧洲深造,之后大概还会读个博,暂定是去波兰的肖邦音乐学院。最近她说很担心未来,自己没有任何工作经验,只当过小班音乐家教,学音乐花钱如流水,对口工作也很难找,感觉父母的钱进了无底洞。我问学音乐是要花这么多钱的吗,她说从小花在培训、艺考、比赛上的钱已经不计其数,出国留学又是一笔钱,上大师课的机票、住宿、学费又是一笔钱,她的朋友最近硕士毕业干脆直接回国,原因是“实在不想再花父母的钱了”。我问音乐学院的就业方向是怎样呢?肯定不是每个人都留在舞台上唱歌吧。她说欧洲很难留下因为机会很少,本地学生也一样失业。中国学生一般是回国做声乐老师、开琴行或者进大学当老师,读博一般是为了增加进大学的概率,博士一般也是自费的,而且费用不低。我真的震惊了,居然是自费的博士,在欧洲就没听说过还要交钱读的博士。她说因为音乐学生其实也没法帮导师干活,很大程度上还是要靠导师来教。我说现在国内好像有一些中介机构会请艺术生来当艺术教育方面的顾问,她说她们都是一路被中介坑过来的,实在不想再去做这些。我说那你们学校有没有跟你们讲过就业问题,有没有career guide之类的部门,不可能一整个学校的学生都去舞台上唱歌跳舞吧,就算都要入行,总需要点指导吧?经纪人,有什么剧院剧团,etc?她说没有,学校里没人关心这个,导师也不在乎学生的求职。我说当たり前だろ?!你导师自己有工作啊!她又问我如果现在转行还能做什么,要我推荐一些工作机会给她,我给她随手找了几个入门门槛比较低的工作,但是很明显我俩的赛道根本不一样,她根本不了解音乐之外的“主流市场”都需要什么样的技能和经验,而且一旦转行那基本相当于十几年的教育完全成了一笔对爱好的巨大投入,甚至很多人也谈不上有多热爱音乐。
然后我就开始撕烤了,艺术教育没有职业指导真的是合适的吗?当然在这个领域天赋是最重要的,但是一味磨练技能却不教学生如何把技能sell出去的,难道全靠伯乐和慧眼识英雄吗?这样下去艺术教育不就彻底成了投入产出过低、读得起才能读、几乎没有任何exit strategy、大部分人的出路是教下一代学生如何进入艺术学院的庞氏骗局?也许是俺作为一个普通人莫名其妙的担忧吧
只想在这里好好记录。
努力学习SQL和TABLEAU,爱手帐,看到桌子上的胶带就想坐下来玩一会儿。兴趣很多,希望能有享受技能自由的一天。
最爱充电方式是手帐和防弹少年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