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newer

这几天一直在追番,追了很多很多番。看《魔法少女小圆》看到抖作一团,我的眼泪不值钱。

朋友不太喜欢沙耶香,但奇妙的是,我很能和沙耶香共情,红蓝毛的血糖太好磕了,一起奔赴死亡什么的,真不错。

在客厅看红蓝手书,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我妈坐在一旁瞥了几眼几眼,问,为什么这俩女的抱一起啊。
我:因为她们在搞姬。(冷漠打直球)
我妈:?

想煮红酒煮红酒煮红酒,但是橙子和梨一直都没有买。买了关东煮🍢,过两天就能做了。

一个猜想:左翼保守主义和右翼重合的地方很多。双方可能因为某件事打起来,但也会因为某件事看法出奇一致。

在微博和乌合麒麟吵架,发现他真的很会装傻。意识到这一点后就没有认真吵架了,转而开始一起装傻,互相用文字嗦对方牛子。

@apatite 妈咪!!!那个妈咪好好看!!好可爱啊好温柔啊!!我直接鸡叫喊妈咪!!!!晚安狗狗

@linmeimei 我家楼下的一大家子,每天的业余爱好是午饭后聚在一起痛骂美国🇺🇸

怎么东亚粉丝这么喜欢想象爱豆因为粉丝守贞的样子啊,性欲旺盛的年龄,还出在娱乐圈遍地帅哥美女的环境,不做个爱都对不起自己的职业。

换位思考一下,要是我是爱豆,我能一天睡三个(被三个睡),我能赶场子一样从一张床蹦到另一张床。 :bili_tv_baiyan:

快看看这个好登西!!好缺德,好喜欢!!
“那些痛骂半藏森林是小三的人自己会当小三or出轨吗”
mp.weixin.qq.com/s/QcLe1gpAq5R
这是链接,我笑疯了(我承认我超开心)

我很羡慕部分人拥有自来熟的能力。现实中,譬如我妈,她能十分钟之内和高中的宿管阿姨打成一片,离开时连人家家里几口人,月工资多少都知道了。还能在我入学前,本想找个老师客套几句问问哪个老师能力高,结果走了一段路那位老师抹着眼泪抓着我妈的手诉说她不幸的家庭。网络上,譬如很多网友,能对着素昧平生的陌生网友喊宝贝,姐妹,老公,我觉得也很强。这绝对是种天赋。

我只能在微博自说自话说些骚话,骚得人家看不下去了,在下面评论,宝贝你好骚啊,我僵硬回复,你也不赖。现实生活中初次见面我整个人仿佛国产手办,面部崩坏,关节失灵。

之前在微博气急败坏讽刺了好多条,又删了,还是想心平气和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部分博主在网络平台上分享可以解决问题的办法,扩散求助渠道和资源救助,当然是可以的。这一行为有利于打破信息壁垒,确实可以帮助到部分群体。

但是,这种分享必须是平等的,是不能带有居高临下的说教意味的,是不能高人一等的。这种傲慢地说教方式,显得对方的一切遭遇都是因为自己的无知,源自自身的不足,这是不对的。

其次,每个个体的遭遇都是不同的,包括这位因病去世的up主,他生前也求助过线下,但是依旧被驳回了。有些事情是切实存在的,比如关系户,比如资源倾斜,比如申请门槛高,比如当地管理不当,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言之凿凿地说,你出问题是你脸皮不够厚,是你没有死皮赖脸,真的很过分。凭什么要“死皮赖脸”才能获得帮助,这点反思过吗?

轻飘飘地说,他死是因为他没申请,他那里不像我们当地这样监管严格,我觉得这失智又残忍。共情心强一点吧。

你说,把郑爽摁死在地上的,到底是法律还是我们尊贵的“爹爹”,我们的权益是靠法律保护更好,还是靠爹爹偶尔大发慈悲保护一下更好?怎么我看郑爽被封杀以后好像就皆大欢喜了呢。

我家后面那条一直通向万达广场的那条路,半道有一片建筑工地,因为临街,所以整个区域都用矮墙围了起来。

大概是一个多月前的某天,和爸妈去散步的时候,我们在那堵矮墙上发现了一个小门。墙被凿开了一个小豁口,后面用蓝色的建筑铁皮挡住了,姑且就把这块铁皮称作“门”吧。

我爸很惊讶,他以为是建筑工人临时安置的工地入口,所以很不客气地把门推开,结果发现里面是用木头搭建起来的小木棚,面积也就两三平方米,塞满了杂物,也没有任何电力。在这个逼仄的空间中央坐着一个老奶奶。

我们都很惊讶,也为自己的打扰感到很抱歉。我捂着嘴打量了一下就退后了,不太想看到这样的画面,我妈第一个反应过来,和老奶奶说对不起,然后往后退。我爸妈都蛮惊讶的,因为屋子里面黑乎乎一片,只看得出是用木板拼凑出的“床”,上面垫了点棉絮,有一个脏兮兮的小木凳,还有一个非常小的炉子。

我爸妈边道歉边退出以后,我们沿着路继续往前走,边散步,边讨论这个老奶奶。我爸说这么冷的天,哪来的老人住在这种漏风的棚子里,我妈说,这种天气不会冷得人要死吗,也不知道有没有儿女。

我当时心情很差,觉得老奶奶可怜,又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帮她。我甚至还想到了找相关部门管理,但是这种事情只能想想而已,操作起来可行性太小了。

今天看到了B站一位用户的那个截图,他临死之前说想吃草莓,但是太贵了,吃不起,忽然就想到了这个老奶奶。贫富差距和当地管理的失职,会造成这种现象几乎是必然的,但是当这样的个体鲜活地出现在自己面前,这种感觉真的很不好,太痛苦了。

第二次去那条街散步的时候,我爸妈看到了老奶奶坐在门口吃饭,铝盆里只有一点清汤寡水的面条。我爸还是塞了几百块人民币给那个老奶奶,嘱咐她买点吃的,注意保暖,也不知道能有多大的帮助。

昨天睡前一直在看单人日本旅行记录,当晚就梦到自己和朋友(忘了是谁)去印度(?)旅游。

梦境太真实了,醒来以后我都记得自己手忙脚乱的样子,用磕磕绊绊的英语沟通,选好了商品掏钱包发现只有人民币,还有举着路边的玻璃杯饮料大喊加点香料……还有真诚的印度小女孩请我吃糖……(。)

啊,其实我以为发布返乡需要隔离的新闻以后,网民会稍微理解一下海外人员返乡的困境,毕竟海外返乡隔离时间更长,返乡费用更高。

但是评论区出乎意料的几乎都是:给我断航线!不许外来人口入境!都是外来人员的错!(PS:外来病毒除了人口携带病毒,还包括境外物资输送,冷链运输等等)

就很迷。早些日子辱骂海外人群“建设家园你不在,千里投毒你最行”,怎么现在又不这样反思自己了呢。还是那句话,既然已经默认了“牺牲”的可行性,那当牺牲落到自己身上就不要委屈了吧。

三岛由纪夫的书籍,我首推的译者是文洁若。文洁若女士的翻译不仅文字贴合,文章所要塑造的意蕴也很贴恰。就,很棒!

关于代孕这一问题,看首页从各个角度争吵了半天了,想提一点自己的理解。(可能不严谨很片面且有失偏颇)

17年左右,我是持有道德主义的观点,对代孕这一认识很浅薄,只是简单片面地认为这是剥削所以反对代孕合法化。18年转而认可现实主义,认为应当由社会效益决定是否合法,在代孕需求恒定存在的情况下,商业化的代孕是否能倒逼法律的完善,进而保障孕母的权益。现在我依旧是现实主义,但是在此基础上,我持有反对代孕合法化的观点。

在阐述观点之前,应该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前提需要强调一下。

商业代孕合法化的前提是需要有完备的法律支撑,这无疑是繁琐且复杂的。从孕母的个体规范到整个行业行为规范,都需要相当完善且庞大的法律基础。这一点至少目前,且未来多年内应该是难以达到的。在这一前提没有达成的情况下贸然通过商业代孕合法化,只会产生更多灰色地带,压迫更多的孕母,违背了合法化的初衷。

除此之外,代孕面临最具争议的问题,除却法律,应当还有伦理因素。人是否拥有对自己部分权利的让渡的自由呢,这一自由的限制又在哪里?我们都知道罗翔老师说过,自由不能以彻底放弃自由为代价,利益的处分也必须考虑伦理规范的约束,过度的自由会导致强者对弱者的剥削。按照伦理规范而言,此类救助应当是出于人道主义的关怀而产生的,譬如血液捐助,器官捐献等等。既然如此,代孕是不是也应当遵循伦理,去帮助没有生育条件的群体呢?还是说女性可以凭借自由意志,选择让渡部分生育权(严谨说,应当是让渡部分身体处置权)去换取金钱等收益呢?

理清楚这点以后,我认为在从社会效益上而言,商业代孕合法化只能在短期内,对社会问题有所缓解,长期来看是弊大于利的。

第一,支持代孕合法化人群的想法是,代孕合法化会规范代孕行为,减轻对代孕母亲身体/精神/权益上的事实伤害,尽可能维护她们的权利。但事实是,没有十全十美的法律法规,也不存在绝对理想的环境去尊重每一位孕母的选择,部分个体遭受胁迫应该说是绝对会发生的。一旦这些个体遭受到了不公的待遇,这些人又该如何?

第二,商业代孕是否存在转移风险的可能。有优势地位的群体选择用金钱等物资换区代孕成果,继而转嫁自己的生育风险,是否可以等价为有钱人购买穷人的器官转移自身风险呢?既然器官购买不被允许,代孕又为什么能够被允许呢?

第三,代孕真的只会影响底层群体吗?现有压迫主要分为阶级压迫和性别压迫,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女性都沦为生育机器,地位低下,乃至现在,即使女性地位有很大提升,但女性依旧遭受着性别的压迫。当底层阶级不满足上层阶级的选择以后,是否每个阶级的女性(除了最顶层)都可能面临自己沦为商品的风险?那么是不是违背了部分现实主义赞同商业化代孕的初衷(帮助底层群体获得金钱/帮助无法生育的群体拥有自己的孩子)?从长远看,而这一行为,是否会波及整个女性层面,让女性掉回“生育机器”的地位,从而被动减少社会分工,逐渐从社会中被排斥?

第四,分娩是一定会对人体产生伤害的,只是每个个体遭受程度有所不同。那么,健康是否可以让渡呢,如果可以,那女性究竟可以为了金钱让渡多少的健康,是否应当建立统一标准呢?这一标准真的可以建立出来吗?我们认可无论男女,都应当是独立的个体,享有有限的自由。在分娩过程中,女性会被迫承受来自人体本身的不良反应,失去部分作为自由人的生活体验,这是否又能够被允许?

第五,商业化代孕的初衷是为了让部分群体获得金钱,而另一部分群体得到孩子。但是让部分群体获得金钱的方法有很多,譬如福利政策的完善,基础教育的完善,个人技能的培养,等等。有这么多种方法,为什么偏偏要选择最具争议性的一种呢?这样不仅会损害女性身体,还会让女性更加固定在现有能力和基层上,这样对社会发展真的会产生正面作用吗?

第六,根据各纪录片和对代孕村的采访可知,选择代孕的女性,绝大部分并不是因为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情况往往是她们的父兄家庭好吃懒做,靠孕母所换得的金钱度日。暂且不论阶级,代孕在这样的小家庭单位内,也加固了群体对女性的剥削,长期如此会不会也加固整个社会对女性的剥削?

以上都是现实主义者对现实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的粗浅结论,暂凭这几点,权衡利弊后,我个人得出了弊大于利的看法。同时我希望尽快将代孕入刑,在可能的范围内打击灰色地带。

在微博发现了一个非常神奇的缝合怪!
痛斥张恒郑爽代孕,嘲讽半藏森林小三
同时置顶最爱的演员是陈赫
并嗷嗷喊着给薛之谦打投
认为996是可以接受的提升契机
却阴阳怪气姚安娜是资本捧出
好奇怪好奇怪好奇怪,不会精神分裂吗

@linmeimei 好高傲啊……代孕母亲不是为了?去问问印度,乌克兰和代孕村的孕母是为了什么吧……至少看两集纪录片吧,唉

是这样的,我一个同性恋在微博的基金群里劝几位表示“有钱一定要代孕”的异性恋不要代孕,没聊几句下面有人说:

“代孕还是不可取的,那些同性恋巴不得代孕合法化呢,死gay就知道盯着女性子宫看”

我:哈哈,毁灭吧,赶紧的

话说,其实我一直不太喜欢给别人弄酒,朋友来我家住的时候提出希望试一试酒,我也懒得做(虽然材料也不够)。

对于不常喝酒的人来说,他们只能接受rio这种程度,其他的再怎样对他们来说也不会好喝。抱着“一定很好喝”的态度来试的话,最后也只会勉强来一两口,然后就放下了。

我描述的时候可能会用“好喝”去形容,但是不常喝酒的朋友不要对酒水类产生什么幻想,最开始的尝试一般都不怎么美妙,特别是中高度的酒精,真露都二十度了,更别说其他的四十度的酒水……就算是和别的饮料兑在一起,也绝对不会有多好喝的!

Show older
小森林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走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愿这里,成为属于你的小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