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newer

1月5日,炳灵大夏巨龙,“炳灵”是“十万佛”之意,可能是中国最霸气的恐龙名字,本体也很大很拉风。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L9lrsuH3N

阿拉斯加野生动物保护中心(Alaska Wildlife Conservation Center)在North Slope救出的小麝牛,已经很有“牛脾气”了~

(麝牛其实是羊的近亲哦)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L9djGE6w1

Membracis属的角蝉,若虫和成虫造型完全不同,但同样简约而魔幻~

图1,Membracis lunata,来源:Flickr,拍摄:Bruno Garcia Alvares

图2,Membracis lunata,来源:Twitter / Taupo pierrekerner,拍摄:Rui santos

图3,Membracis foliate,来源:Flickr,拍摄:alchisme

图4,Membracis mexicana,来源:DeviantArt,拍摄:Nicky Bay

图5,Membracis sanguineoplaga,来源:wikimedia,拍摄: Charles J. Sharp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L936ufJCV

在过去的一年里发表的新物种,人类新认识的一些小伙伴~

微型变色龙Brookesia nana,雄性的身长不到2厘米,但JJ的长度达到身长的1/5

千足虫Eumillipes persephone,它是已知第一种“真有一千条腿的千足虫”,有1306条腿~

帝王小飞象章鱼Grimpoteuthis imperator,烟灰蛸属的章鱼有两个很可爱的“耳朵”,因此被称为小飞象章鱼,它发现于北太平洋海底的帝王海山,因此得到这个霸气的名字

素贞环蛇Bungarus suzhenae,用白素贞命名的环蛇属,银环蛇的亲戚,有剧毒,发现它的研究人员之一侯勉被咬伤之后,差点牺牲在工作岗位上

深圳巨腹蟹Megapleonum shenzhen,雄性巨腹蟹的腹部(螃蟹的腹部不是身子,而是卷起在甲壳上贴着的一块“脐”)宽大,而不是大部分雄性淡水蟹的“尖脐”,它的发现人黄超先生参加过物种日历文章的审稿~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L8KfucKxu

今年的第一个物种,中国新疆独有的小可爱伊犁鼠兔Ochotona iliensis~

以后实体日历虽然没有了,但日历娘会继续陪伴大家,日历娘每天会更新物种卡片,而且每个月都有新主题~

(本月主题,中国特有种)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L8JsNrOTy

可可爱爱的鼠兔宝宝~

图1,来源:Fine Art America,拍摄:Katie LaSalle-Lowery

图2,来源:Fine Art America,拍摄:Tim Grams

图3,来源:Pixels,拍摄:Michael Chatt

图4,来源:Pinterest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L8Ccf8CDR

12月31日 斯瓦尔巴种子库

自从农业诞生,种子就牵系着无数人的性命。

过度依赖单一良种很容易为全球农业埋下隐患,那些产量暂时不占优势的作物品种,很可能拥有某些特定的价值,比如对疾病的更强耐受力,或更能适应极端环境条件。因此,保存作物基因的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意义。种子库便是人类自救的手段。

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在2004年,选择挪威朗伊尔城边的斯瓦尔巴,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种子库。这就是斯瓦尔巴种子库。

据《斯瓦尔巴条约》的规定,群岛的主权归挪威所有,但包括中国在内的四十多个缔约国都可以在岛上进行商业开发活动。群岛本身也被定义为非军事区,种子库设置在斯瓦尔巴岛,可以最大程度降低毁于战火的风险。

储存库建在120米厚的山体下,四道气密门和岩层足以抵挡核武器的直接冲击。而为了预防海平面升高,种子库的入口选在了海拔130米高的山腰。即便冷冻设备断电,厚厚的冻土层也能将库内温度维持在-4℃左右。

人口还不到2000的朗伊尔城却拥有一座机场和邮轮码头。在和平年代为运输种子提供了便利,一旦灾难降临,它也有足够的条件把种子疏散出去。

但百密一疏,2017年,斯瓦尔巴气温较往年提高了7°C,通往储存库的甬道出现了漏水。并没有影响到种子库的正常运行,却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如果全球继续升温,气候持续波动,种子库能否按照我们的预期沉睡下去呢?

末日方舟毕竟是在万不得已时为人类吊命的手段,而我们努力的方向,应该是永远不需要用到种子库的拯救。

作者 @想变胖的流浪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L8AxYvENL

Epicadus heterogaster,可以通过体表反射的紫外线伪装花朵,诱捕传粉昆虫的蟹蛛,还有不同的颜色~

图1,来源:youtube

图2,来源:wikimedia,作者:Bernard DUPONT

图3,来源:Flickr,作者:Andrew Snyder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L8rovq5Dt

12月30日 杀手芋螺 Conus geographus

芋螺外表如花瓶一样美貌可爱,其实是软体动物中的唐门杀手。在芋螺的肚子里,有一个毒液腺,分泌的毒液会顺着毒液管,进入位于口腔的中空齿舌里。一种芋螺的毒液里,有效成分多达100-300种。芋螺用有毒的齿舌充当暗器,偷袭猎物,齿舌发射的速度能超过每秒钟25米,仅需100微秒,就能把齿舌射进猎物身体。

杀手芋螺的捕食技巧极为奇特:首先它会向鱼群喷射含有胰岛素的毒液,这种胰岛素对芋螺本螺没有用,但对鱼类有用。它能快速降低鱼类的血糖,让鱼类进入低血糖休克,无法逃跑,只能任杀手芋螺上前,用有毒的齿舌将它彻底瘫痪。

杀手芋螺捕鱼时使用的一种ω芋螺毒素,能关闭N型电压依赖性钙离子通道,阻断神经痛觉。根据这种毒素开发出的具有镇定止痛功能的药物,效果比吗啡好得多,而且没有成瘾性和依赖性。芋螺毒素的复杂成分和高效,使它们受到人类的重视,许多人在研究芋螺的毒素,希望在抗癫痫、阿兹海默症、抑郁症和心血管系统疾病等方面取得突破。

作者 九一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L8qYQ9q54

看这张生无可恋的脸[困]

为什么这只羊的脸如此销魂?因为它的两只眼睛是朝前的,而食草动物的眼睛普遍是朝向两侧的。

它是一种约5000年前生活在巴利阿里群岛(Balearic Islands)的羊亚科,学名Myotragus balearicus,种名来自它生活的地方,种名是“老鼠”加上“山羊”。因为生活在食物匮乏的小岛上,它的体型极小,只有猫那么大。

食草动物的两眼朝向两侧,目的是扩大视觉范围,便于发现捕食者。而这种微型羊的生活环境根本不够养活大型食肉动物,所以在岛上它是没有捕食者的,也就是说它用不着看着周围。

其他的羊下颌有六个门齿,微型羊的下颌有两个门齿,像老鼠的大板牙(不过,它没有上颌的门齿),而且像老鼠牙一样不断成长。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L8ie4BVRI

12月29日 小肢鱼 Microbrachius

小肢鱼属意为“细小的肢体”,是一类身披骨甲的小型盾皮鱼,生存于3亿多年前的早泥盆纪到中泥盆纪。2013年,古生物学家在发掘自苏格兰的小肢鱼化石身上,发现了两根上面长有沟槽的奇特小骨棒。

这种带有沟槽的骨棒,与现存的鲨鱼等板鳃亚纲软骨鱼雄性的交接器非常相似,换句话说,这是鱼的丁日,现存的鲨鱼和魟等在交配时,雄性会用牙齿紧咬住雌性的胸鳍固定自己,而小肢鱼的嘴很小,披盔戴甲的僵硬身体,也无法做出“柔软体操”动作。

小肢鱼的交接器向左右两侧伸展开,与身体呈90度角。古生物学家在“可能是雌性”的小肢鱼化石泄殖腔处发现了两块小的骨板。这些特征显示,雄性的小肢鱼或许会从侧面靠近雌性,以“肩并肩”的体位与其进行交配。

在另一种盾皮鱼类艾登堡鱼母Materpiscis attenboroughi的腹腔中发现了胚胎化石,甚至还有假胎盘结构的痕迹,这一有力证据证实,古老的盾皮鱼类不仅能进行体内受精,更能像现存的高等软骨鱼一样以胎生的方式繁衍后代。

作者 @黑鳞鸡冠蛇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L8hvldfcN

王角马,是人工选育的特殊色型的蓝角马(Connochaetes taurinus),它有浅黄色的脸、鬃毛和尾巴,好像超赛变身一样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L88VRCAir

12月28日 银缕梅 Parrotia subaequalis

银缕梅的发现故事,开始于1935年的江苏宜兴。年轻的植物学家沈隽,发现了一棵特别的金缕梅科树木,采集了两份带果的枝叶标本。

接下来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使这些植物标本面临灭顶之灾。一位勇敢的植物学家单人骅站出来,担负起标本与研究资料西迁的重任,将装满了三辆卡车的宝贵资料,运到抗战大后方的重庆,这些标本才得以幸存。

1954年,单人骅终于打开了这些珍贵的标本,发现这种植物形态与日本金缕梅相似,但还缺乏花部形态,难以定论。

1987年,南京中山植物园的邓懋彬研究员循着沈隽留下的标本采集记录,重新回到宜兴西南的山地寻找。邓懋彬最终在宜兴善卷洞附近找到了这种奇怪的金缕梅科。经过4年计算和蹲守,邓懋彬终于见到了它的花,这就是今天我们所知的银缕梅,“银”比“金”更加珍贵。

1992年,邓懋彬等人发表了《银缕梅属——中国金缕梅科一新属》,将银缕梅的学名定为Shaniodendron subaequale (H. T. Chang) M. B. Deng et al. 其中,拉丁属名Shaniodendron,是根据单人骅先生的中文发音拟的,以此纪念这位守护知识的英雄。

(后来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确定银缕梅跟Parrotia属的关系最近,因此学名被修订为Parrotia subaequalis)

作者 @钟蜀黍满脸黑线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L88mscQO8

日历娘刚听到生物学家爱德华•威尔逊(Edward O. Wilson)去世的消息,也许有的日历读者还不了解他,威尔逊是昆虫学界的泰斗级人物,主攻蚂蚁。他是第一个解开蚂蚁信息素沟通之谜的人,成为了法国科幻小说家维尔贝尔创作《蚂蚁联邦》的灵感来源。

跟他的学术造诣同样引人注目的,是他的渊博。在《社会生物学》中,威尔逊对于蚂蚁乃至所有动物的知识信手拈来,旁征博引,非常有趣。他还有一本介绍蚂蚁的专著,比砖头还要厚,重达3.4公斤。

威尔逊丰富的知识,是建立在自然界的丰富之上的。他的另一个研究重点就是生物多样性,并撰写科普书籍,呼吁人们保护生态,只有保持生物世界的繁复和丰富,人类才能有幸福的未来。

相比威尔逊的学术成就,给日历娘留下最深印象的,却是他对于世界的广大和丰富,那种出自心底的热爱,那种接纳万物的开阔的胸襟。他曾说,他最大的梦想就是来到一个全新的有生命的星球,了解并命名此地的万物,但不要只给他几年的时间,而要给他几世纪的时间。

如有爱德华•威尔逊的天堂,日历娘也想去逛逛。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L805tqzCb

亚利桑那州的穴小鸮Athene cunicularia宝宝们,好像地上长出了一簇蘑菇[害羞]

拍摄:Jack Dykinga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L7ZGtz9gO

12月27日 有孔虫

有孔虫是一类单细胞生物,自古就是海里的重要居民。目前已知的有孔虫门共有5个纲超过5万种(包括6700-1万个现生种和至少4万个化石种)。有孔虫的壳位于细胞膜内部的原生质内,主要由碳酸钙构成,细胞器大多包裹在这层硬壳之中作为保护。许多有孔虫类的体内共生着藻类生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产生能量。

最早的有孔虫出现于距今约5.42亿年前的寒武纪,在全世界的海洋沉积层中,都能发现有孔虫外壳形成的化石层。古埃及人利用有孔虫化石形成的石灰岩修建金字塔。

如今有孔虫的数量仍然庞大,而且对生态系统至关重要。它们固着海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减缓其作为温室气体对全球变暖的影响。而且它们也是食物金字塔的基层,是许多生物的食料。

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持续升高,导致海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浓度过高,碳酸会溶解有孔虫的硬壳,使海洋生态系统的基层动摇。古老又年轻的有孔虫,是反映地球生命史的一扇窗。

作者 @黑鳞鸡冠蛇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L7YDP2dH7

Show older
小森林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走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愿这里,成为属于你的小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