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newer

转发+关注,抽奖两名粉丝,获得 @商务印书馆 出版的《寻鲸记》,1月18日晚开奖。

麦尔维尔的《白鲸》,可能是历史上最伟大的记录野生动物的文学作品,然而鲸会像他笔下书写的那样一直伟大吗?在现代化捕鲸技术的威逼下,鲸族已坠落到灭绝的边缘。如果麦尔维尔来到今天的世界,他又将对今天的人与鲸的关系,发出什么样的感慨呢?

《寻鲸记》就是这样一本新时代的鲸之书。菲利普•霍尔以《白鲸》一书作为线索,记录了从18世纪到两次世界大战前后,壮观而血腥的捕鲸史,以及人类争霸瓜分世界的野心,如何震动着太古洪荒的海洋世界。 :sys_link: [抽奖详情](t.cn/A6JqHsTX)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Laptrk6oj

1月10日,如果你遇到长着蜻蜓翅膀的“螳螂”,它其实不是螳螂,而是螳蛉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La6wuyY1A

“猪撞树上了,你撞猪上了吧?”被猪撞一下,或者像炭治郎那样,撞猪一下,会发生什么?

家猪的祖先野猪,跟同类打架虽然会面对面对峙,但攻击的对象是身体侧面,用獠牙戳对方的肩和侧肋。所以你与其担心被它撞一下,不如担心侧面被扎一下。

但是,最大的野生猪科动物大林猪Hylochoerus meinertzhageni,是用脑袋互顶打架的。雄大林猪打架的方式是,冲向对方,脑袋撞到一起,发出相当大的声响,如果一方顶不住,另一方就会冲破猪头的防御,用獠牙攻击侧肋。

很少的情况下,大林猪的冲撞会导致头骨骨折,甚至死亡。大林猪额头上隆起的骨脊,双层的头盖骨和面部的组织垫,可能有吸收冲击,防御冲撞的作用。但还没有专门的研究验证。

现在有人用物理原因致脑部损伤的猪,来做实验模型,研究人类因冲撞导致的脑损伤。因为和老鼠比起来,猪不仅体型更接近人类,脑子的白质和灰质分布也更像人类。不过,由于对猪的行为研究不够,导致我们很难确定,脑损伤猪的行为和认知受到了多大损害。

换句话说,我们还不知道猪挨了撞之后,是不是变笨了……

图1,大林猪的对撞,来源:youtube,作者:ortnermi

图2,大林猪及其头骨的绘图,来源:Mammals of Africa: Volume VI. Pigs, Hippopotamuses, Chevrotain, Giraffes, Deer and Bovids

图3,野猪用獠牙攻击身体的侧面,来源:youtube,作者:Josh Grigg

参考资料:DOI: 10.1002/jnr.24920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L9YQwn3e1

一种Charidotella属的龟甲,好像一面金色的盾牌

图片来源:inaturalist.ca,拍摄:Karl Kroeker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L9OeXAauD

从偷猎者手中营救出来的南非穿山甲(Smutsia temminckii),走路的姿势好像小龙~

来源:nature picture library,拍摄:Neil Aldridge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L9EOuaHYa

啄木鸟啄树,为何不会脑震荡呢?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曾获2006年的搞笑诺贝尔奖。

啄木鸟已经进化出了一系列防止脑震荡的特征:比如它的舌骨不是在嘴里而是朝后绕在后脑勺上,充当安全带;再比如它的头骨疏松多孔,可以分散冲击力;再再比如它的蛛网膜下腔很小,里面几乎没有脑脊液,免得像震动通过液体传递,像摇瓶子水那样“咣荡”。

但是,我们似乎过于看得起啄木鸟了……2018年PLOS ONE上的一项研究,在啄木鸟的脑子里发现了tau蛋白质沉积。tau蛋白质沉积是慢性创伤性脑病(Chronic traumatic encephalopathy)的表征之一。在人类身上,慢性创伤性脑病的最重要外因,是脑部频繁遭到冲撞。所以,慢性创伤性脑病是一些运动员,比如橄榄球员的常见职业病。

我们还不能确定,啄木鸟真的有慢性创伤性脑病,因为有一些tau蛋白质对神经元是有益的。这甚至可能是一种保护大脑的机制。但我们也不能排除,有的倒霉啄木鸟把自己撞傻了……毕竟啄木鸟以重力1200倍的冲击力去啄木,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呀。

参考资料:doi.org/10.1371/journal.pone.0191526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L9vAa26Hj

银白闪蝶Morpho laertes,先前归为Morpho epistrophus,一种南美的大型闪蝶,幼虫的发型十分非主流

图片来源:wikimedia,拍摄:João P. Burini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L9lXutIQQ

Show older
小森林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走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愿这里,成为属于你的小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