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newer

7月12日 坡垒 Hopea hainanensis

坡垒所在的龙脑香科,有很多种冒出雨林最顶层的大树。比起“人高马大”的科长龙脑香属,大部分坡垒属物种身高略逊一筹,作为20米左右的“矮子”,屈居于冠层之下。龙脑香的学名Dipterocarpus的意思是“双翅之果”:包裹果实的花萼,两枚裂片变成了翅膀,充分利用母树的身高,让果实可以在下落时旋转飞舞,随风远去。

龙脑香科占据了东南亚低地常绿阔叶林30%的面积。亚洲热带的有外生菌根的植物,83%的物种都来自龙脑香科。它们是地面林立的巨木,也沟通了地下的菌根网络,是亚洲热带生态系统当之无愧的构建者,构成了热带雨林的面貌。

气候适宜的时期,坡垒的亲戚们到达过福建漳浦,但是现在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利用,中国的龙脑香科植物都仅存于西南边境上的热带角落,惟海南岛上还有两种独特的坡垒属植物:坡垒和铁凌(Hopea reticulata)。

福建漳浦生物群中约1500万年前的植物和昆虫,许多就是现生东南亚热带近亲的模样,这让人想到一个近年来越来越著名的论点:热带雨林是生物多样性的博物馆。

作者 @紫鹬_ziyu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KonZd8cAK

7月11日 麋鹿

《赤壁赋》里写到“侣鱼虾而友麋鹿”,本文作者向往着这种超然于人世间的生活,然而编辑的催稿把我拉回了现实中……我打了“二猪不在家!”好几次,但每次都是默默的删除……哦,其实今天要写的就是麋鹿。

麋鹿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鹿,生活于湖泊沼泽地带,蹄子宽大而多肉,踩在松软的泥地上的压强更低,不容易陷入。麋鹿历史上曾经广布于东亚在自然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的双重打击下,麋鹿种群数量逐渐减少,直到清代,只有在北京南部南海子的皇家猎苑中,还有一群上百头的麋鹿种群。

清末,一些麋鹿逃出猎苑,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猎苑里的麋鹿更是成为侵略者射杀取乐的对象。不过麋鹿并未灭绝,西方一些国家通过走私等途径,获得了几十头麋鹿,在欧洲的动物园中得以延续。

从1956年开始,欧洲的一些动物园向看中国赠送麋鹿,在80年代,几十头麋鹿分别落户北京南海子和江苏盐城大丰两个保护区,麋鹿在异乡漂泊了近100年之后,又回到了中国。

作者 @李希特二猪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KoeVQA6XU

裳蛾科的巨豹蛾(Hypercompe scribonia),长相妖艳

图1,来源:Jeremy Johnson / Wikipedia

图2,来源:Kevincollins123 / Wikipedia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Ko9m1rzjw

7月10日 阿兰伯利怪兽

侏罗纪时期的蛇颈龙目,不仅有“天鹅颈”这么一个“经典形象”,还有一群“粗短脖子”的凶猛近亲——上龙亚目(Pliosauroidea)。

1985年,在墨西哥北部新莱昂州(Nuevo León)的阿兰伯利(Aramberri)发现了一具巨型的上龙亚目化石(编号UANL-FCT-R2),给它起了外号“阿兰伯利怪兽”(Monster of Aramberri)。受科研经费和技术条件所限,化石没有被发掘出来,但在媒体上掀起轩然大波。人们推断阿兰伯利怪兽的体长到了“18米”的夸张程度。

到了21世纪初,来自德国的卡尔斯鲁厄国家自然博物馆和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在数年的努力下,终于发掘出了这件化石,并制作了复制品。

先前人们认为阿兰伯利怪兽是滑齿龙(Liopleurodon)的一种,最新的研究认为,阿兰伯利怪兽更接近克柔龙属(Kronosaurus)。其体长约11.7米,体重约为15吨,虽然没有“18米”这么离谱,但它确实是晚侏罗纪墨西哥浅海水域的霸主。如今我们可以在卡尔斯鲁厄国家自然博物馆看到这件化石的复制件。

作者: @灰照猫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Ko94W4593

7月10日 阿兰伯利怪兽

侏罗纪时期的蛇颈龙目,不仅有“天鹅颈”这么一个“经典形象”,还有一群“粗短脖子”的凶猛近亲——上龙亚目(Pliosauroidea)。

1985年,在墨西哥北部新莱昂州(Nuevo León)的阿兰伯利(Aramberri)发现了一具巨型的上龙亚目化石(编号UANL-FCT-R2),给它起了外号“阿兰伯利怪兽”(Monster of Aramberri)。受科研经费和技术条件所限,化石没有被发掘出来,但在媒体上掀起轩然大波。人们推断阿兰伯利怪兽的体长到了“18米”的夸张程度。

到了21世纪初,来自德国的卡尔斯鲁厄国家自然博物馆和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在数年的努力下,终于发掘出了这件化石,并制作了复制品。

先前人们认为阿兰伯利怪兽是滑齿龙(Liopleurodon)的一种,最新的研究认为,阿兰伯利怪兽更接近克柔龙属(Kronosaurus)。其体长约11.7米,体重约为15吨,虽然没有“18米”这么离谱,但它确实是晚侏罗纪墨西哥浅海水域的霸主。如今我们可以在卡尔斯鲁厄国家自然博物馆看到这件化石的复制件。

作者: @灰照猫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Ko5koq8wP

一只学名为Libelloides lacteus的蝶角蛉,它是脉翅目的成员,跟蝴蝶和蜻蜓都相距甚远

图片来源:Nikola Rahme / flickr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KnWPW3fzT

7月9日 长齿中喙鲸 Mesoplodon layardii

喙鲸占了鲸类物种里的接近1/4,然而喙鲸,尤其是中喙鲸属,却是我们最陌生的鲸类动物。

中喙鲸主要以深海里的头足类和鱼类为食,除了成年雄性个体的下颌两侧各向上长有一颗牙齿,成年雌性个体和幼仔都没有齿,因为喙鲸吃鱿鱼是靠“嗦”的,雄性的齿对摄食起不到任何帮助。研究人员推测牙齿是雄性斗争的武器。

随着年龄的增长,雄性长齿中喙鲸的牙齿会越来越长,并且向后(约45°角)、向内弯曲。在上颌上方架成“桥”,导致这些小伙子的嘴巴被自己的牙齿困住,只能张开一丁点儿,也就3~4厘米的高度,实在憋屈。

张嘴的大小导致它们只能吃小而瘦长的鱿鱼。与它们同龄的姑娘们主要也以小鱿鱼为食,只是不知道当姑娘们偶尔换换口味,吃大鱿鱼的时候,喙鲸小伙子心里是怎么想的。

作者: @喵魚醬Narluga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KnW3afPqI

这次日历娘没有在山竹里发现蚂蚁……

但是,发现了疑似青蛙卵的凝胶团和某昆虫的结茧幼虫!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KnNg6EU26

7月8日 佛州多胚跳小蜂Copidosoma floridanum

跳小蜂是寄生部小蜂总科跳小蜂科的成员,它们大多数体长仅有一两毫米许多种类有着和甲虫一样的金属光泽,非常美丽。

佛州多胚跳小蜂寄生鳞翅目昆虫的幼虫,将自己的卵产于寄主的卵内。虽然只产一枚卵,但这枚卵内部会继续分裂,并因此产生多个胚胎,这也是多胚跳小蜂一名的由来。

为了保证资源足够,这些幼虫又会进行对内及对外的内(屠)卷(杀)。孵化初期,一部分胚胎会发育成士兵体,这些个体并不会长大成蜂,它们的任务就是为了清理多余的同类。

其他寄生蜂,如很多姬蜂科的种类也会寄生鳞翅目幼虫。于是,新的一批大个头的士兵体出现,专门负责消灭像姬蜂幼虫这些外来的敌人。直到有一天,真正能够长大成蜂的繁殖体发育成熟,士兵体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连同身体已经被掏空的寄主一同死去。结束这场内卷之争。

作者: @拍螃蟹的张小蜂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KnMPnyTIv

帝王虾(Periclimenes imperator)坐在角质海麒麟(Ceratosoma trilobatum)的头上。

来源:Alex Mustard / nature picture library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KnDDr6LGz

7月7日 可可

1519年,西班牙人抵达阿兹特克帝国。国王蒙特祖马二世(Monctesuma II)相信他们是羽蛇神奎扎尔卡特(Quetzalcoat)派来的使者。对他们进行了热烈的欢迎,奉上珍贵的饮料,用可可与水、辣椒和玉米粉混合出的Chocolātl。阿兹特克人相信,可可树是生命之树,可可豆是羽蛇神带给人类的礼物。

可可树种子十分苦,无法直接食用,制作可可饮料的奥妙被奥尔梅克人、玛雅人和阿特泽克人认识和掌握以前,古代的印地安人并不了解巧克力的滋味。

西班牙教皇规定,如果新世界的土著人能够皈依天主教,西班牙王国可以把新世界的任何土地据为己有。科尔特斯野心勃勃,决定强夺阿兹特克帝国,绑架了蒙特祖马二世。尽管阿兹特克人不断反抗,但西班牙人利用了阿兹特克人的内部矛盾,最终帝国灭国,阿兹特克文明毁于白人之手。

科尔特斯并没有忘记巧克力热饮的奇妙滋味,他将阿兹特克人巧克力热饮的方式带回了欧洲。用蔗糖和蜂蜜重新调味,很快,巧克力热饮风靡了欧洲。然而蒙特祖马二世此生再无机会品尝改良后的巧克力滋味了,接待了“神的使者”的第二年,这位不幸的帝王被自己曾经的臣民杀死。

作者 @喵喵植物控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KnCQJtHgC

超级仙的绿眉翠鴗(Eumomota superciliosa)

图片来源:Abinash’s Wildlife Photography ( @abinashdhal )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KnvbP9jRr

7月6日 大爪枪虾

在潮间带赶海玩耍,总能听到清脆且响亮的“piapia”声,如此响亮的声音居然是一些只有2-3厘米大的枪虾发出来的。

枪虾辨识度最高的特征莫过于第一对钳状步足,有一边步足特别粗壮发达,快赶上和身体一般大。巨螯闭合时,可动指上的突起结构快速撞击不可动指上的凹槽时所产生的高速水流,引起的空化气泡(又称为空化气穴)发出枪击般的响声。

低压空化气泡因为压力差的作用快速收缩,会使气泡内的水蒸气和空气体积急剧压缩,在收缩到体积最小的瞬间,产生极高的压力和接近太阳表面温度的4700℃。气泡在崩裂瞬间会产生210分贝的音量,同时还会产生冲击波和声致发光,这种发光现象也被称为“虾光现象”。枪虾依靠这个技能,发出的响声可以吓跑捕食者,产生的冲击波可以击晕或杀死猎物。

有的枪虾还会和“室友”虾虎鱼共生生活。虾虎鱼负责趴在洞口附近放哨,观察外面的情况,而枪虾则负责修缮洞穴和保持洞穴的通畅。

作者 @浪里小海豚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KntOVerdL

一只妖艳的黑美叶海蛞蝓 Cyerce nigricans

图片来源:Maguns Lundgren / Wild Wonders of China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KnkMrmumz

7月5日 恐狼 Aenocyon dirus

地底冒出的原油,形成粘稠的沥青之后,就会成为吞噬各种动物的恐怖陷阱,以及古生物学家的化石宝藏。美国的洛杉矶市就有一个著名的沥青湖群——拉布雷亚沥青坑(La Brea Tar Pits)。人们在此发掘出了极为丰富的动物化石,仅恐狼个体已经超过了4000头。

据古生物学家估计,恐狼肩高可达77厘米、平均体长超过1.5米、平均体重约68公斤。恐狼的头骨更大、犬齿更长、咬合力也远超灰狼,且牙齿磨损严重,这些特征都表明恐狼的捕猎对象是体型很大的食草动物——如同时期的西方野马、地懒、古北美野牛、拟驼、乳齿象等。

大约在10万年前,起源于欧亚大陆的灰狼跨过白令海峡,与恐狼一同“逐鹿北美”。在竞争中恐狼占据绝对优势,灰狼虽处劣势,还可以靠捕食小动物为生。终于在“狗”了近十万年后,灰狼盼来了翻身的日子。在第四纪绝灭事件中,恐狼和众多大型食草动物一同消失,灰狼却因为“不挑食”度过危机。

恐狼早已从地球上消失,要想一睹真容是万万不能的了,却可以在文艺世界里以另一种形式复生。《权力的游戏》中的大狗勾冰原狼,英文名正是Dire Wolf。只是这个神剧的结局令人脑阔痛。

作者 @冷月出寒江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KnkeIcVJa

虫恐慎入!日历娘在山竹的萼片里发现了一个蚁窝,有蚁后和发育完全的蚁蛹(已无害化处理)[吃惊]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KndK6fVj7

植物中最大的加速度属于……秒射?

草茱萸 Cornus canadensis是一种北美针叶林里的矮小草本植物。虽然外表平平无奇,但它拥有一项世界纪录:速度最快的植物。

在它开花的时候,花瓣展开,弯曲的雄蕊突然伸直,在0.3毫秒内,获得了2400g的加速度。雄蕊的速度达到3米/秒,而花瓣速度能达到7米/秒。花瓣展开只需0.2毫秒,比捕蝇草的架子关闭(100毫秒)和濑尿虾的打击(2.7毫秒)更短。

草茱萸的雄蕊构造如迷你的投石机。花药通过细丝联系在花丝上,花瓣张开后,花丝伸直释放弹力,花药像投石机的网兜被甩起来,使花粉加速投到空中。

发射花粉可能的功能有二。第一,把花粉抛到风里,让风把它带走。第二,把花粉抛射到传粉昆虫身上,因为比较大的昆虫更容易触发抛射,草茱萸借此可以筛选更大、飞得更远的昆虫作为传粉者,从而实现远距离传粉。

图1,(去掉花瓣的)草茱萸抛射花粉,来源:science news / youtube

图2,草茱萸的花,花丝展开的示意图,来源:DOI:10.1111/J.1365-2435.2007.01249.X

图3,抛射花粉的示意图,来源:DOI:10.1111/J.1365-2435.2007.01249.X

图4,投石机的抛射原理,来源:Onno / Wikimedia Commons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KnaZCvSyB

Show older
小森林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走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愿这里,成为属于你的小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