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只是双十一的副产品,阿里为了应对双十一这种突发大流量,购买了很多硬件,但是除了双十一这一天,平时又用不上,就转租出去,弹性嘛,双十一这一天又弹回来。临近双十一时,个人的 ECS 就感觉慢了很多,但绝大数人平时使用服务器也没有超过基线的 10%,所以感觉不到性能的变化。说到底,这只是一个高级版的 IDC,中国哪里有什么云计算。中国其他的互联网公司看到这种商业模式,就就变成了阿里云的模仿者了。阿里云又是 AWS 的模仿者。(以上都是我猜的,你有不同意见,以你为准。)

@eallion 这套说法,个人感觉倒是更适用于亚马逊的电商应对“黑五”。不过从现在角度看,电商企业发展云计算看起来也算是历史必然了。

这套商业模式,自从亚马逊实践之后,效仿者确实很多,大家一起摸摸索索发展成现在这样。然而,阿里云和Azure出现时间差不多,Azure 可比阿里云发展的好得多,不过 Azure 毕竟背靠美国高科技企业,也确实比不了。

此外,阿里云出现时间似乎比淘宝的双十一要更早一些,双十一高并发也是在淘宝双十一出现后的几年之后出现的。那个时候阿里云其实已经发展几年了。

@kkbt 凭印象写的,特意去查了下,双十一更早。以前的双十一不叫购物节,叫光棍节。在 2011 年达到巅峰,因为这一年号称神棍节,即六个 1。而这个时候阿里云才刚刚起步。而那个时候我已经全职从事电商几个年头了。就是阿里云支撑起了神棍节的交易,让淘宝商城和阿里云双赢,闪亮地高歌猛进。我知道的和听说的阿里内部员工,在那之前都看不上阿里云,在那之后,都是挤破脑壳想转岗到阿里云。

@eallion 光棍节以前看报纸,还是单身人士聚会来着啊。六个一也有印象,那时候我还没关注过云计算,电商等等。

现在想想也确实有趣,云计算能发展到现在这种程度。看资料 06 年甲骨文一个领导还在吐槽亚马逊的云计算,国内百度的头头(好像还有腾讯头头)也吐槽过阿里的云计算云服务。到现在众多云服务商加入,新用户服务器比一个公网 ip 价格都低。

@kkbt 如果从这个 Thread 开头那个角度来讨论,平时只要能卖出去,就算是白捡的收入。

Follow

@eallion 确实,为了成本之类的,服务都放在公有云,平时也不耽误卖,流量来了才弹性扩容。某种意义上确实是白捡的收入。

Sign in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versation
小森林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走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愿这里,成为属于你的小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