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newer

长文 

@mao 尊重理解你的观点。

我个人并不太关注这件事,恰好看到就想着给你增添一点素材。

希望你的思考最后有成果🍻

因为挑沙发和投影太麻烦
甚至开始觉得以后还是不买房子了

《日本之镜》相关碎碎念 

谁能想到呢?
我悠悠地花了2个多小时读完了四版不同的序
然后又在刚刚花了十多分钟把它们又读了一遍

果然接触熟悉的东西的时候才能把速度提上来

所以今晚的阅读还没进入正文~
明天加油 考虑一下明天要不要早点起床

开始看M译丛了 但是速度也太慢了吧
照这个速度我什么时候能出推送啊
担心从“有生之年能不能看完M译丛”变成了“有生之年能不能看完其中一系列并做推送”
而且还有好多延伸内容需要读完去了解
同时现在这本还想和系列完另一本做对比
嘶 突然理解了那些挖很多坑的太太们
算了 我继续看吧
看看开学前能不能看完一半

最近在一些微博底下的评论总会被赞,在开心有人有共鸣的同时,会想到微博舆论氛围,有杞人忧天地想是不是自己被同化了。

#好像提前emo了 #关于友谊 

久违地上QQ翻了一下
发现了一位意难平的好友浏览了我的空间
在相册里又发现了一个“距离不是问题”的相册
曾经天真的以为距离不是问题
现在觉得绝大多数人都只陪伴人生的一程
逐渐淡去/消逝的友情很遗憾
但是会大概记得 不时想起 倒也挺好

长文 

@mao 安利一个相关内容,不知道你有没有看到,微博“青冥_如风”今天发的一条博,一位写公文的朋友解读“限制未成年游戏”的公文~

下午把M译丛导到了kindle里,于是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要不争取把他们看完吧?”

说大胆是因为46本大部头可不是开玩笑的呀!
而且接下来一年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做

但是或许可以将冲浪时间置换到kindle上?

但但是,flag总是容易倒的呀~

唉算了,不想那么多先试试看吧。
先来纠结一下先看日本系列还是南美洲系列~

再听一首歌就睡觉
*唔 我把看八分停了 1h太长 不利于早睡

又想早睡
又遇上难得情绪不好觉得不应该这样就睡觉
又想听完这期看理想
又想和朋友讨论他说的那个问题
又想歇手不打字
又想睡觉

表达欲真的会因为有观众而增进
得到正向反馈就会提高兴致

4点睡8点半起的我从一点躺在床上到现在还没开始补觉

小灶群有聊到了四点哈哈哈哈

最近一到晚上就咳嗽
搜了一下说熬夜会因为抵抗力低咳嗽
又看到一个因为熬夜咳嗽老不好肺癌
吓得我赶紧去搜怎么提高抵抗力

打破信息茧房的无效经验 

因为要测试手机屏幕灵敏性开始胡乱思考并试图随意输出。

最近和“直男”朋友稍微聊了一些内容,发现和观点相对的人(或者立场不同的人)交流对于打破信息茧房真的很重要。

人天然会为自己支持的观点寻找论据并加以巩固,观念相对的人也会如此。

所以和观念不同的人在交流同一个问题的时候就像打辩论一样,你来我往试图互相说服。在这样的讨论中结果是不重要的,或者说对我而言是无所谓的。更重要的是在讨论的过程中,能不费力气地迅速发现自己的盲点。

只是毕竟大多数交际是“物以类聚”的,很难有观念不同的人可以交流。亲密的朋友大抵'臭味相投',网友又似盲盒,不一定就碰到一个易燃易爆的非理智对象。所以熟而不亲的朋友异常适合,只需要找到这样一位观念不同(或者不完全相同)的人,出于相识措辞会有所节制,既能友好沟通,又能高效发现盲点。

当然这只是理想状况,更多情况是人们不愿意与熟人沟通。熟人间大多因为社会性活动相识的人,在保持社会性的同时,观点相左并不会为关系加分,反而存在破坏关系的风险。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真正对事不对人,也不是所有人都能理性讨论。

唉,这么看来,这样的聊天对象可遇不可求啊。

大白天 突然觉得与人交际好累
最近表达欲可能有点透支

Show older
小森林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走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愿这里,成为属于你的小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