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newer

@Jacinle 感觉上男女对立这四个字其实也是男人提出来的,只是因为女人在某些事情上要求公平而已。

同一款挂耳不同文字,感受文化的冲击力!!!(两种颜色是两个人写的)
图一:挂耳信息
图二:二人喝后的感受

@BlueObserver 表达清楚目的,想要什么就够了,只要不是反复抱歉,就没事啦。因为对方也不会注意到太多。

情绪低落嘟 

@miau 也许只是需要一个适应期,尤其对于第一次到的地方。不急,一点点来。或者尝试每天带一个小小的目的,或每天尝试给自己一个小小的结果,也许能好一点。
(对不起,对你所处环境陌生,我只能从自己自卑的过往中找一点小小的想法,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RicardoAlter 搜啥关键词能找到这只可爱的小家伙???

@scinnamon 一直想买个随行杯,用来出门买咖啡用,但除了像膳魔师那样的锁扣的盖子外,总担心瓶盖会打开,一直没成行😂

焦虑发作 

@PigeonAdultman 这精力消耗又大又分散,太辛苦了 :ak_04_008:

@scinnamon 我有过明明是她孩子撞到我然后摔到了,结果被一个老人一个大人骂,说我不看路,没礼貌,不道歉。。。这事过去很多年了,但现在我都还记得当时的画面。。。

对高考最祛魅的时刻应该是参加高考阅卷,第一次参加还在上研二,我的实习指导老师作为湖北数一数二的化学特级,只问了我一句“想不想去”,我说“想”,然后就去了。

阅卷地点是某211大学的电教室,去了之后才发现整个阅卷组,成员有将近一半是该校化学学院在读研究生(均为非师范类),由自己导师带领入组,他们多半是为了挣阅卷费,入组也几乎没有门槛;另外一半则是全省各中学一线化学老师,有的是为了熟悉阅卷标准之后好调整今后教学,有的是为了获取一张证书好评职称,还有的,来自于边远地区的老师,说是就当来武汉旅游了,这群按理说更有资格参与阅卷的人,相比于那群研究生,反而需要通过层层选拔或者找关系才能获得机会。

首先,整个阅卷过程整体来看,当然是无比严谨的,每张试卷每个题块至少双评,双评出现分歧则将试卷送交该小组组长(一般是大学老师),由组长决定最后得分。化学虽为理科科目,但书写方式和表达方式上的差异,很多时候会导致能否得分这件事,几乎取决于阅卷老师的主观判断(说白了就是想给不给不给也行),那么,这个时候,你的身份是在读非师范研究生,是一线老师,还是大学教授,评分的标准都会出现偏差,这种偏差一部分来自于客观现实,比如中学和大学教材对于同一知识点的挖掘深度不同,导致的定义和认知上的偏差,还有一部分则来自于个人主观意愿(有的老师手松有的手紧),而无论什么原因,结果都是由考生承担的。理科科目尚且如此,以至于我一直特别好奇主观性那么强的文科科目,又是如何保证阅卷的公平性。

然后是第二次阅卷,由于整个阅卷高层团队不一样,对于同一知识点的评分标准也会不一样,以至于我发现,三年前可以给分的答法,仅仅因为换了一批人,三年后就只能被认定为错误答案,一分也拿不到,而这种标准的切换,与一线老师的教学没有半分关系,结果依旧是由考生承担。而这种评分标准的混乱,则导致我在日后的教学中,时常面临无奈与困惑,因为你不知道到底怎么讲,才能稳妥地让学生不丢分。

有些男的 

@lgcjlinms 随时发声,不能被忽视

有些男的 

@lgcjlinms 但不说话不解决问题,日常还是会被气到😂 我对我爸的态度是你说话气人,我就说话气你,他们不讲道理,只讲谁说话能更强硬。

追弹日常-每天都在过节! 

太可爱了吧! :ak_04_006:

再次相信,别以为自己是安全的,你的一举一动可能都有人看着 :ac_classic09:

Show older
小森林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走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愿这里,成为属于你的小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