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newer

果然要多交流才能更好理解别人的意思嘛 

@zhichi03 同意!只要大家愿意平和的去说清,就很棒!
另外,你不觉得文字太多,看着烦就很好了,谢谢你~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评星:4.5颗星
之前曾经说过,希望年轻的妹子,单身的妹子都能看看这本书。但是当翻到房思琪在疯前的那一幕时,我脑子里只有一个大概的画面,却一个字也没有了。
之前朋友担心这本书会看的很抑郁,我看过几章告诉她放心,不会抑郁,顶多是生气。可是当看到最后时,我仅有的气愤也突然被炸的烟飞云散了。于是开始觉得这本书会不会过于残酷了。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曾经遭遇性侵的受害者,所以对于里面一些情节的描写应该也是带入了自己的经历在其中,才有了一种画面历历在目的感觉。辞藻很优美,很形象,这是我没有感受过的汉语的美。其它的,,,,希望有象友看过可以一起讨论吧。

我的iPad终于有支架了,
我的桌面终于又有了一套收纳架,可以把一些桌面常摆的东西藏在里面了,嘿嘿~~

@zhichi03 呃。。。其实我想表达的就是字面意思。
我个人经常遇到的情况是对方默认我应该知道,或者说在对方的立场上把一些内容默认为我是清楚的,但是实际上我不是对方,ta所经历的事情里没有我,所以我不可能知道。举个例子:
A:你知道谁谁谁怎么了?
B:谁?
A:你知道的呀,就那谁嘛!
B:你不说我怎么知道?我又不是你!
大概是这个意思。
为什么会这么说?是因为我曾经在以前老板教育同事时旁听了一次。他当时对我同事说:“对方不是你,他没长你身上,不可能看到你看到的一切,想到你所想的一切,所以你要把你了解的信息全告诉他,这样才能把事情说清楚,传达信息中的损失减到最小。
不记得是从哪里看到过或者听到过一个数字,就是每一次信息的传递就会丢失到20%,当传递几层之后,很可能信息已经不是原来的内容了。也因为这个对于”理所当然的认为对方知道“这个点,我是极其在意的。
你说的互知的意思,我很赞同。我说的应该可以作为沟通的一个注意事项吧。
而不要贸然和别人讨论一些别人已经知道的东西,这个我到是完全不在意,我经常被人说,”这个我知道“,”这个我见过了“,分享这件事是我想作的,我只要分享出去了就开心了。再深一层,有一些东西是在知道和见过之后想法的讨论,也许能收获不同的东西。当然这也要看是跟谁说,有的人可以,有的人可能就给不出来。

有感 

@zhichi03 个人想法。。。互知这件事需要分两部分,一部分是自己要知道对方是可以沟通的,另一部分是自己要知道对方现在是不知道的。
经常遇到的情况是,“我以为你知道”,“我不知道你不知道”,可这样的理由其实都是废话。又不是当事人怎么能知道全局,但却经常会发生。

作事情太容易虎头蛇尾了,越到事情快完成时,越容易懈怠,去作一件事情作到从一而终,好像是挺难的一个挑战

换乘恋爱,看到倒数第二集,是真的看不动了,浩民和主辉两个人把我恶心的不行了。如此只在意自己情绪和心情的人,请不要谈恋爱去祸害别的姑娘。 :ac_classic09:

@buzhangjiuzhou 目前也只能调整自己状态了,看需求作取舍。

追弹日常 

看到最近这期跑弹的各种CUT,快被他们可爱疯了!

@buzhangjiuzhou 之前关注一位在韩国送外卖的小哥,解答网友关于韩国送外卖的收入什么的,整体感觉上就是这是一份普通工作,喜欢时间自由点,送外卖的交通工具也是什么样的都有,有步行送外卖,也有骑自行车送外卖的,大家都是一样的的。
每天在外面跑跑,多跑多赚点,少跑少赚点,外卖每单收,平台出大头,商家出小头。平台维护外卖小哥的利益,那种感觉就很好。

@PigeonAdultman 有一个冥想是叫61点,就是从头到脚 一共61个位置,一次要作3循环,我基本上1循环后就能睡着了 :ac_classic10:

看timeline上关于军迷男的发言,突然想到我认识一个在军工企业工作了很多年的大哥,四十多了,有时候他喝了酒就喜欢跟我们聊聊国家大事。
上次他谈起军备力量民族自信的问题,说现在民族自信是有了,不少人天天叫嚣着今天打台湾明天炸日本后天威慑美利坚,实际上我们的关键零件从哪来,从德国、从乌克兰。
“打不赢,根本打不赢。”
“搞民族自信也不是这个搞法。”

每天早上骑着小车疯狂赶路时都在想,要不把IWATCH买了吧,每早呼叫BIXBY都没回应😂 (大概路上车吵,又带着口罩,所以手机听不见吧)

本以为昨天晚上躺在被窝里能看完房思琪那本书(真的有这个冲动来着,看的时候很顺畅,没有什么自然停下的机会),结果,自己怎么睡着的都不知道😂

追弹日常 

@yingjun 哈哈哈哈,是的!

Show older
小森林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走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愿这里,成为属于你的小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