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newer

@BlueObserver 玻尿酸的用处应该是注射在肌肉/皮肤中,起到舒缓肌肉或者撑起皮肤的作用吧?
如果是上面那个原理,那喝下去100%没用,顶多改善口感啥的。
光明搞这种事真的是傻逼了...倒不如把三聚氰胺的事情再提一提,蒙牛伊利的事情再讲一讲,然后让商家多进点货。追这种热点...怎么说呢...相当于有更好的牌不打来搞烂牌?

长文 

@UtopiaXC 唉,那就时在赌这批年轻人问出”我们到底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这个问题之前能够把这个问题搞定呗...果然所有的政治都是把问题抛给未来吗...

@dam 哪个猛男不想被温柔大姐姐/傲娇学妹摸头呢?(振声)

长文 

看了一下公共时间轴,发现好多人都在讨论”限制未成年人玩游戏“
那我也随便说两句好了

一,是否有用?在我看来没用。
首先这只能限制网络的联网游戏,一旦人家头铁去打人机,或者搞单机手游(比如养成类的或者是建造类的),这一样会有沉迷的风险,而且没有明显的量级差异。

二,封了游戏为什么不封短视频?
短视频是信息获取的接口,可以算是现代人的认知来源。与其先对游戏重拳出击,不如先对跳动对立的智能推荐来一剂猛药。你说微博在挑动男女对立,鼓励粉丝追星,塑造某种”认知“的过程中,没有刻意的隐藏/扩大某些信息的传播,我是不相信的。妇女能顶半边天和女拳的思想是不同的,只要有其他讯息佐证,读者自己就会去思考。或许无法明白根本性差异,但是也会对女拳的说法产生质疑。所以现在搞得这么愈演愈烈,一方面是平台该封的没封(隐晦的造谣等行为),另一方面是推出的智能推荐算法/有意的引导&隐藏信息。

三,对待未成年人该怎么办
70后,80后,90后,基本上都没有很严重的沉迷。这是因为他们那个年代没有游戏?我在高中的时候就已经有王者荣耀了,同学也在玩。小学初中更是有摩尔庄园,赛尔号这些。从机制上来说,它们和现在的游戏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只是一方面,因为电子设备的迭代,使得画面表现和内容更加丰富,更具有吸引力,另一方面是因为网络的发展,使得人与人网络上的互动更加紧密。
但这些在我小学初中的时候都有,为什么我没有特别沉迷的情况呢?
因为那时候没有996,我妈看到我玩游戏直接打我,一旦沉迷忘了饭点就直接把饭扣会锅里不给我吃。那个时代家长有充分的时间来处理家庭事务。现在如果双亲都996,那孩子基本上就是爷爷奶奶来带。老一辈的对于电子设备的认知无限接近于0,所以没办法指望他们在网课兴起的时候分辨电子游戏和授课。这种情况下,孩子只会任由自己的注意力沉浸在游戏当中,因为现实没办法给他更多的刺激。

所以”被毁掉的一代“,永远不是因为小说/流行音乐/电视剧/红白机/网络小说/电子游戏,而是父母没有时间去看管。

解决方案也很简单,先对996重拳出击呗。虽然不知道996是不是百万漕工衣食所系就是了

毛线团 boosted

我可算明白为什么人生总是被比作马拉松了,坚持不懈倒是次要的,主要的是重在参与。。。

@literalkernel @mashiro 但是这玩意弄不出黑帮啊 :pio_huaji: ,所以他们怕个屁。

@curbs 冒昧的问一句:您没有长时间暴露在放射性物质下吧?

像镭(居里夫人发现的那个)容易在骨头中聚集,真的形成骨头在发光的情况。

虽然大致能明白是在比喻,不过以防万一在此唠叨一下,还请见谅。

@BlueObserver 怎么可能是200%你以为人是压力容器吗23333
而且如果有什么200%的功率出现,不管是军用民用,采购都会被骂死。
“既然能达到那样,那为什么不那样用?”
所以电子设备有“超频”,引擎有“加力”,不过这些都是在可控范围内的。
大概类似于熬夜赶工?

超出了额度一样会挂掉的233

所以摸清楚自己的额度就好,100%已经很棒了,我有的时候连50%都不想干233(毕竟那些东西真的很无聊/叹气)

@shuanrenyue 社会主义为什么会以家庭为基本单位?
如果实行社会化抚养,出现专职的“照顾人的人”,且整个体系相当完善的话,那就是以个体为单位而非是家庭为单位了。

退一步来说,如果养育孩子的义务由社会包揽,家务由机器承担,那么男方和女方都会变成打工人,这种情况下会最大程度的实现男女平等,那这种情况你觉得是算父系社会还是母系社会?

顺带一提,母系社会出现的原因是因为那个时代女性能创造稳定的生存资源,后来转变为父系社会也是如此。所以你说通过“变革”,推翻现有的父系社会结构,我个人觉得是不现实的——既然能让所有人都参与社会劳动中,那为何要让一部分人变得特殊?这只会增加体系的运转成本和转变难度,在现在已经有了成熟工业的情况下,推行这种制度并不现实。

公平的确重要,但是人的五种需求是递进关系,仓廪实而知礼节并不是特例,如果让一个人拥有公平,但是吃不饱饭,睡不好觉,他/她恐怕会宁愿过着不公平的生活

@Elb
我算是什么都沾一点
星际2云玩家,战地云玩家,战神1,2,3以及看门狗1,2等等单机大作的通关视频从头到尾刷过,精罗精苏的梗也了解过,p蛇的梗也有了解,包括像什么夏目棋魂这种老番,一些经典黄油,一些音声,不说钻研吧,都欣赏过不少。
我又是计算机专业的,所以相关的计算机软件,数字电路这些也感兴趣。

同时初中对飞行器感兴趣,高中看了时间简史,所以流体力学和时空理论勉强算是初窥门径。

同时我又打球,初中足球高中羽毛球大学排球

我算是什么都会一点什么都不精/捂脸
所以你要说算是同好...大概也能算?只是没办法像死忠粉那样很聊得来就是了

谢谢你的祝福。

@Elb 啊...那个...谢谢好意
但请不要传教了

考研二战选手在此

所以不管考没考上都没时间了/捂脸。只能说刷到别人推荐的音乐再去听这样。没有再去追团体,一个一个去补这样的精力了。

再次感谢,但是真的抱歉。

@purplemacaroon
如果要找原因来解释的话
我能猜到的有:服装,饰品,角度,声音(偏沙哑的声音),语气(很像温柔的老奶奶那种慢速轻柔的说话方式)。还有一些概率偏小的可能性,比如长得像他奶奶(年龄限定7岁以下),看到了白头发,把长棍雨伞误认为拐杖,驼背和行走姿态。
短时间内能想到的原因大概就这么多?

以上这么多因素,只要有一个巧合,就有可能被误认。
(毕竟我小的时候就是超级单线程生物/丢人,看到了就直接联想过去了 :pio_hematemesis:

@Elb 啊...我当年好像是看别人说“XXX才是最正宗的东方啊!”然后就不管不顾的去找资源了,现在想想应该把帖子和上下文看完再去找的...
zun话其实还好?我轻小说看的比较多,所以不管是生硬的翻译或者说日本人那种别扭的表达基本上都能理解。正作剧情怎么说呢...我是看本子觉得人物设定不错才来了解东方的(然后发现型月的本子更棒/不是),正儿八经的剧情...反而没怎么看过/捂脸。那种文字类型的介绍看不下去
倒是歌挺好听的,已经加入了交响乐的收藏夹,闭眼休息的时候放着听听,真的舒心(感觉几乎可以说是和四谎以及那些出圈的曲子一个级别的了)

@purplemacaroon 我的意思是,小男孩,可能会因为各种你想不到的原因,在你特别生气的地方冒犯了你。
比如我小时候在老家的时间多,所以遇到结婚女性都喊阿姨。然后在广东这边差点喊出事...

@Shanshandejiu 明白你所说的情况,但现在的情况就是:社会分工的细化,使得劳动报酬的获得会和个人专业技能直接挂钩。然而在晋升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参与到与人的接触中。这就变成了既要关心技术,又要关心你的上司,老板,大老板在想什么,立场是什么,有什么事情绝对不能去做。
我觉得这样子挺累的/叹气
而且随着制度的发展,来自同僚和下属的背刺也越发容易,这就会让勾心斗角成为常态。
所以怎么说呢...看着母亲龟缩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好友有自己的事情,越发稀疏,就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想着如果谈恋爱的话,可能会对自己的看法,或者心态有所改观?

经你这么一说才发现,有可能反而是负向的改观/瘫

@dam 好像对我来说没有什么绝对安心的地方 :pio_fue:

@purplemacaroon 不算是弱。就是你问我我都知道,但是一旦到了某种特定的形式,比如默写99乘法表,完全心算两位数乘法,或者是写作文的时候去口语化表达,就会突然变得“不知道该怎么做”这种状态,甚至会有“我知道以往是怎么做的,但我就是想换种方式试试看”这种想法。
所以不要太在意啦233

@dam 嘛这种词看政治家在台面上讨论就好了,根本没必要细究的。
毕竟这种东西是属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对立的”战场“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新冠:为了保护所有人的健康,让潜在的被感染的人群进行隔离,这是否人道?
社会主义会说这是人道的,因为每个人的生命权都是平等的,没有人有任何理由在死刑以外的范畴下剥夺他人的生命(这是我自己总结的,应该有更精确的总结),也就是说,不能说一个人想要自由,所以他就可以不顾自己”潜在感染者“的情况,随意地外出活动。
资本主义(尤其是美式资本主义)讲究的是”自由”,法无禁止即可为。那如何禁止,自然是证明某种东西,或者某种人是有害的。所以如果没办法证明“某个地区的感染者已经多到必须全员隔离”,或者“不全员隔离就会如何如何”,那政府就不能剥夺民众“自由的权益”,换言之,不能进行隔离措施。

还有包括碳排放(以及相关的肉蛋奶),吃狗肉,新闻自由这些,你可以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权益”,也可以说是“大国在全球舞台上的政治博弈”。一切不过是看你的视角,你的立场,你的观点。

@purplemacaroon 小孩子瞎喊太正常了
我一年级的时候我妈带着我写电话簿,然后奶奶我写成了奶妈 :ac_classic01:
男孩子可能上初中之前都不知道自己再干什么.jpg

Show older
小森林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走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愿这里,成为属于你的小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