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newer

世界轴上看到一个”以身为中国人为耻“的家伙。
然后当我提出”250就能退国籍“的时候,
他的回复让我意识到:大部分以中国国籍为耻的人,其实只是无底线的慕强加上绝对的利己

关于7号答辩的我依旧要改代码的吐槽 

好的,老师要求把任务数量扩增到20个(原本7个)
/微笑脸
真就学生的任务是肝呗

以后如果有幸考研,能不写论文我是真的不想再写论文了/叹气

我想玩戴森球!(振声
我不想再跟着别人的节奏走了/哭死

三星870QVO 1TB简单测评和吐槽 

本来想着搞一波nas的,所以看到870QVO这块1TB的sata ssd只要669,就果断在6.1蹲了一波,现在到手了,简单说一下结论。
结论就是:国产SSD:致钛,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追上了国际一线SSD的水准。
先简单说一下870QVO的基本参数吧:QLC颗粒,标的560MB/s的读取,530MB/s的写入,标1T,实际只有931的容量,属于正常情况(经典的1000进位吞量)。使用SATA转USB的转接线接入Thinkpad carbon x1 carbon(联想轻薄本,usb3.0的口),应该是受限于转接线的带宽,写入上限为200MB/s,读取也类似。
由于没有条件做更好的测试,所以大体就这样。
为什么我说国产SSD更好,因为,669这个价格,是三星在618特价卖的,平时的价格大致有739这样,而致钛一般的价格在680左右(不过最近貌似涨价了?)。所以如果是当作移动硬盘外接的话,其实速度瓶颈往往是在于买的sata转接线如何,或者说硬盘盒的质量如何,而不是SSD自身的IO速度。
不过如果没有大量随机读写,或者是超大文件移动的需求,其实考虑一下国产也挺不错的,毕竟质量已经相对稳定,同时性价比也相当能打,不需要花额外的钱支持。

不过讲道理,要不是机械疯狂暴涨,就算是要挂下载什么的,也没必要用这么大的固态/叹气

讲道理啊,其实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大叔被搜狐贿赂或者要挟或者怎么样了,然后改口。搜狐那边是为了流量也好或者是为了其他的什么,哪怕是内部有五十万,从动机上也都说的过去。
或者是个“鬼故事”?有两个牧羊人分别救了6个人?(毕竟这里只有截图)
就算不考虑上面那种小概率可能,这两幅图也只能说明其中一方让当事人按照他们的期望进行陈述(或者当事人本身也没觉得多罕见或者常见,无所谓的那种)。所以如果真的想实锤,确认是哪一方的问题,只能拿当地的气象记录,以及各种横向竖向的对比数据来说话


QT: [m.cmx.im/@oieetlutins/10629921]
🌈 要和一只鹅打架前你最好想想清楚  

m.weibo.cn/detail/464101106018

刚从微博上看到,救人的牧羊大叔5月24日接受搜狐采访说出事当日这种天气在当地常见,25日央视采访说的就是“这种天气很稀罕”了。真是气笑了,一个细节洞见舆论工程。央视新闻一点儿真的东西都不能有,体制随便哪个末梢的面子都要护,就算你是老天爷,我说你极端你就是极端。
(没有说大叔不好的意思,改口不是他的问题)

好耶!论文没被抽到外审!
不过依旧一堆东西要缝缝补补...
虽说不急但是也不能拖
毕竟六月初就答辩了/摊手
持续不断的坚持下去吧

人生又不是跑步比赛,也不是马拉松。而是想清楚为什么活着,以及为了这个意义不断地努力。

生死时速
在最后两分钟提交了论文
希望不要被抽到外审
各位祝我好梦吧
(昨晚2点多肝完代码,今天起来被要求做图总结数据重写结论,我能搞定已经是个奇迹了/叹气)

一万三千字,虽然说略少,但是2%的查重真的让我无比幸福.jpg
今明两天把毕设完善了就好了
搞完之后买点小东西犒劳一下自己吧233

我艹,论文提交时间提早到17号
啊朋友再见
接下来就是沉浸在论文当中的一周了呢
这个世界还是快点毁灭吧

emmmmmmmmm
讲道理啊,用华为/小米就等于爱国嘛...?
或者说喜欢日本动漫,了解日本文化,追日本明星,就不爱国吗?


QT: [hello.2heng.xin/@line/10618606]
夏夜晚風  

这个真的被笑到,一代战狼因为用iPhone被喷慘了#

雷电三的显卡坞好贵啊...英特尔搞了这股风,然后芯片不卖,内部技术也不公开,搞得基本上就是一千多的小作坊产品或者是两千多的大厂产品...
自己搞倒是可以考虑雷电转nvme的m2(通过雷电硬盘盒)然后再转PCIe*16,不过这样两道转接延迟和带宽损耗估计会高到飞起(而且雷电本来也只有PCIe*4...),而且电路板设计的如果不好的话,可能在bios识别或者驱动之类的地方卡死(而且因为硬盘盒500+,所以整体价格也要700+)...
总而言之雷电这种“理想和丰满”的设计,在当前而言并不成熟,而就算是这样的情况下,也依旧想着通过宣传的方式,来逼迫笔记本厂商搭配接口,从而在配套硬件上赚上一笔钱,而这笔钱,最终还是由消费者来买单。(毕竟笔记本上多了一个pcie的外接接口,所以这笔钱多少也是要用户自己掏的)

毛线团 boosted

不要买海底捞的速食饭...
吃到最后就是在吃油拌夹生饭(因为那玩意根本就是米做成的饭,而是某种淀粉合成物,不吸油,吃到最后真的油到让人想吐)

麻了
今天居然刷到有人说让中国去福岛建一个水泥罩子
我TM...
且不论当年为什么苏联要盖一个水泥罩子。
日本现在有超多解决方案(包括把水电解直接排入大气,这个方案辐射不超标),甚至继续建储水罐都行,就是因为不想花钱所以打算排入大海。
这种人我都不知道如何评价了。如果说坏,那真的是蠢的可以。如果说蠢,那又真的是恰到好处的坏

别人一般是抱怨: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
我这边直接是蜀中无廖化
排球比赛除了输没有第二种可能了.jpg

发现一个小问题: 

人们似乎对于很多东西的定义不同...
比如女生认为“绿茶婊”,在有些男生眼中就是“楚楚可怜”
同理,在某些女生眼中“虽普确信”的男生,在男生眼中可能就是“下流,耍无赖,满脑子除了黄色就没有别的东西的二流子”
网络世界的认知差异...好像因为意见领袖的议题设置,让这种隔阂,天然的从裂缝变成了城墙...
某种意义上的黑暗森林似乎正在形成.jpg

长文分析警告,女权警告,内含转载 

这是第一张图片,也是文末我猜想的由来

Show thread

长文分析警告,女权警告,内含转载 

事情的起因是在空间看到了相关的说说,觉得特别有意思。转发之后觉得写得太简略了,于是乎干脆就来一份系统性的分析。字数会比较多,也会比较啰嗦,望见谅。
先说明少了张图,是因为只能上传四张图,一会儿评论区里面会放上说明用的第一张图。梗概就是知乎回答(黑底)被人拉出来批判(白底),我主要针对的是白底的分析,当然也包括一部分的黑底内容的分析。
请先独立阅读黑,白底的文章之后,再阅读我的分析

#####

首先:黑底部分到底在论证什么?或者说,黑底部分是否否定了问题的存在?我的答案是:没有。黑底的故事中,老师一直在做一件事:了解意见领袖的思想,主张,行动(或者说事迹),以及遭遇。既然是聊到了人,聊到了观念主张,那自然要从这些方面来了解这个人。毕竟我们更多的不是关心一个知名人士的家长里短,而是ta说了什么,干了什么。但是女生很明显,一问三不知,并在最后问及“事情并不确定,那你是怎么证明这个观点”的时候,给出了自由心证的答案。至此,教授得到了“她只是在抒发情绪”的结论。基于我个人的经历,以及我了解的常识,我认为教授的判断并无不妥。
现在来到了重头戏:白底部分
白底部分先将“性别歧视”换成了“996”和“食堂不好吃”,并以此得出了“优势地位的人不屑于去理解弱势地位的人”的结论。
我们先来看这个结论,不去讨论过程。
“优势地位的人不屑于去理解弱势地位的人。”如果这条结论成立,那么父母不屑于去理解孩子,老师不屑于去理解学生,公司里的前辈不屑于去理解刚入职的后辈。这显然是反常识的,但在某些情况下也有对应的案例。那么优势地位与是否屑于去理解,显然不是强相关,只能是弱相关,甚至是无关变量。真正对于“屑于去理解他人”这一变量相关的,是“对象对自身的重要程度”。为什么阎王好过,小鬼难缠?因为阎王对魂不好,事情捅出去,阎王的声望会受到打击。而小鬼几乎没有什么声望,只要它不让直接上司生气就行了。所以显然这一条结论本身就是不成立的。
再者,对于分析过程来分析。白底用的分析方法,是通过“将案例中的变量进行修改,来观察案例是否合理”,从而尝试总结规律得到一个通用的解释。但这个方法可行的前提是:能正确分析出原案例的逻辑。说简单点,就是理解了模板到底说了啥,你才能不搞错衍生的部分。所以如果通过一个错误的结论来套,是可以使得整个论证过程看起来正确,但得到的结论是错误的(而且得到的结论是可以自行修改的...)
最后吐槽一下“偷换‘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的确,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分开的,也不应该期待一个人就能解决问题。但我们的目标始终是解决问题。那么为了解决问题,就需要提出问题的人:客观,公正,全面,如果可以的话,应当尽可能的去尝试和沟通,以便解决问题的人能够清晰明确的了解问题的全貌。这么一看,是不是对于提出问题的人要求很高?有些不公平?可问题在于,社会运行时有成本的,不可能说为了解决某个问题而无限制的投入资源。甚至解决的成本超过问题的损失,那么就不解决问题。早些年化工厂违规排污,如果处理,带来的可能不仅仅是税收的损失,更是产业链无法建立起来。而现在之所以国家有动力去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是因为如果不解决,医保开支就要负担污染带来的疾病。亏钱亏多了,所以要解决问题。那么所有的问题都一样:如果要解决性别对立的问题,杨笠应该做的是客观,准确,明晰的表述女性遇到的问题,同时,她个人能做的最大的努力,就是跟妇联取得联系,在相关问题上找相关单位,明确自己遇到的问题。于此,才能够确定问题在哪,是什么样的,无法解决的原因有哪些,那些相关机构没有履行相关的职责。这样才是正确的思路。
且不论官场水深,或者是行业规矩。最起码的:自己遇到什么事了,自己是求助了还是想办法解决了,代价和影响如何。把这些东西说清楚,才是对其他受压迫女性最好的帮助。
至于在男性受众较大的商品上说争议性的观念。除了制造话题,撕裂两性共识,增加认知难度。没有任何帮助。

同时我也很好奇白底是出于情绪写的,还是认真的分析了之后刻意歪曲的?因为这篇分析,没有认真看的人,可能会形成“追查问题的根源就是在压迫无法解决问题的人”这种认知,从而刻意的回避对于“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的讨论。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是在驱使认同文章的人,往更情绪化和极端化的方向去演进。
积跬步至千里啊

毛线团 boosted

今天是毫无动力的一天...
戴森球的放松效果和戒断效应同时出现了orz...
我...目前按照这个来试试吧
感觉是能够发生一些变化的说

加油,不要松懈!记录和规划是和执行同样重要的东西

Show older
小森林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走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愿这里,成为属于你的小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