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newer

盼望着,盼望着……日历娘的坐标天气终于回暖了。不过东三省应该还是雪花飘飘的吧?今天日历娘就来讲一样季节限定的美食——雪。

吃雪好像是熊孩子的行为,但在古代,天然的冰和雪都是奢侈品,权贵在夏天用来降温,冰镇食物。传说亚历山大大帝就有储存雪和冰的冰窖。《诗经》中有“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的记载,这个凌阴就是冰窖。在15世纪,西班牙和意大利的贵族,会专门派人到附近的山上收集积雪,驮回来存在冰窖里。

18世纪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吃雪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平民大众也可以享用。雪储存在高山的山洞里,先用驴驮,然后用船运,运往城市。城市里出售加了雪的酒、水、柠檬汁、牛奶,甚至还有巧克力饮料。美国总统杰斐逊的秘书William Short在给领导的信里,提到了当时那不勒斯吃雪的热情,他说,缺乏面包都不会像缺乏雪那样,让意大利人抓狂。他们认为吃雪比吃冰更有利于健康。

19世纪的烹调书里,有一些方子用雪代替水做蛋糕、煎饼。中国人最熟悉的吃雪,应该是《红楼梦》里面妙玉用梅花上的雪泡茶。因为空气污染的情况难以确定,日历娘还是建议大家不要吃雪。不过,在美国和加拿大还有一种吃雪的替代品,把枫糖浆倒在雪里,让它凝固成棒棒糖再吃。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K0H0LvHRQ

2月6日 丛塚雉 Alectura lathami

麦哲伦在环球航行之后,船员皮加费塔声称他们在南方的岛屿上见到一种奇特的鸡,自己不孵蛋,把蛋埋在腐烂的树叶堆里进行孵化。众人都认为他是在胡诌,直到19世纪才有科学家发现塚雉这类会造“孵蛋器”的鸟。

塚雉科现有22种,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新几内亚和菲律宾群岛、西太平洋群岛。塚雉孵蛋或利用地热,或利用太阳辐射,或利用有机物降解产生的热量,丛塚雉属于最后一类。

雄性丛塚雉需要花费4个月来堆积枯叶,建造孵化器,利用腐烂的热度来孵蛋,孵卵塚直径2-4米,巢材总重能达到4吨。雌丛塚雉找对象,最看重的就是雄性建造和维护孵卵塚的本领,工程技术过硬的雄鸟能够吸引好几只雌鸟,它的孵卵塚内最终会有20-30枚卵。

雏鸟的孵化期约50天,还要花一天的时间出壳,钻出孵卵塚的那一刻起,它就必须独自求生。父亲对孩子毫不关心。好在丛塚雉雏鸟钻出地表几个小时之内就能短暂飞行,可以从捕食者口中逃生。每200只雏鸟中只有1只能活到成年。

有些丛塚雉已经适应了城市环境,这些建筑师让人又恨又爱,假如一只雄性丛塚雉看中了你家的花园,你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大兴土木。更要命的是,昆士兰州的许多居民发现,在急于寻找配偶的雄性丛塚雉看来,人类饲养的母鸡们似乎魅力无穷。由于丛塚雉的体型比家鸡大,母鸡遭受了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摧残。

作者: @南川木菠萝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K0FjKFxsz

2月5日 金花茶 Camellia petelotii

很久以来,能开出金黄色花朵的山茶花一直都只是一个传说,传说始于《本草纲目》中一段语焉不详的记述:在《本草纲目∙山茶》里,李时珍引用了明代曹昭撰《格古论》中的记述:“或云亦有黄色者。

1843—1861年,英国探险家和植物猎人罗伯特•福琼四次前往中国,为东印度公司盗取制茶技术的秘密,并寻找传说中的金黄色山茶,但终其一生都未曾找到这种“幻之山茶”。

70年代初的一天,日本的茶花专家津山尙,收到了两份来自中国的山茶标本,由中国著名的植物学家胡先骕亲手鉴定并签名。这就是令他魂悸魄动的金黄色“幻之山茶”。30年前,津山尙曾走遍中国华南和东南亚,只为寻找到传说中的黄色山茶花,却没有成功。他把自己的这段经历写成《幻想的黄色山茶花历险记》

这两份中国植物标本就是今天有名的金花茶,这个中文名字是由胡先骕命名的。津山尙将金花茶由连蕊花属修正为山茶属,并以拉丁名Camellia chrysantha(Hu)Tuyama做了新组合,在《日本植物杂志》正式发表。中国广西是目前世界上金花茶物种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也是金花茶的地理分布中心,被称为“金花茶的故乡”。

但在“幻之山茶的发现”已成为传奇故事的多年以后,中国植物学家又发现,早在1948年,我国植物学家戚经文发表了亮叶离蕊茶(Camellia nitidissima Chi),模式标本是植物学家左景烈于1933年7月29日在广西防城县阿池隘采集的,而这份标本的真身竟然就是金花茶!

也就是说,戚经文早年发表的亮叶离蕊茶,其实就是胡先骕发表的金花茶。于是金花茶的发现与命名历史又作了重大改正,在1998年出版的《中国植物志》里,金花茶采用的拉丁学名为:Camellia nitidissima Chi。

今天,金花茶的学名又订正为Camellia petelotii (Merrill) Sealy,1924年,由植物学家Merrill正式发表,发表物种所依据的模式标本采自越南北部。“幻之山茶”其实早就被发现,但植物学家没有发现它就是那个传奇。这正是,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你也在这里吗?”

作者 @喵喵植物控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K0w5qtEwn

雄鸭嘴兽的后腿,脚后跟上有一根毒刺,与毒腺相连,在繁殖期分泌毒液作为求偶争斗的武器,腿上的小颗粒是常见于鸭嘴兽身上的螨虫。[生病]

图片来源:twitter,作者:TSCommissioner、platypusSPOT、unimelb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K0owC5mD3

2月4日 复椰子 Lodoicea maldivica

在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民族植物博物馆中,有一块专门陈列植物果实多样性的展区,其中一枚酷似屁股形状的巨大种子格外引人注目,这便是有着“塞舌尔国宝”称号的植物大明星——复椰子的种子。复椰子又名海椰子或巨子棕,因种子外形像两个椰子果核相连而得名。

复椰子的神奇之处在于其雄花序和种子的外观过于浮夸,使人很容易联想到男性和女性身上的某些器官,这也让复椰子的形象笼罩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复椰子的果实有纪录的最大重量达42千克。对于复椰子而言,结出如此巨大的种子是一项非常耗时耗力的事情,果实要6~10年才成熟。复椰子的种子是已知植物界中最大且最重的,种子内富含胚乳,早期呈类似果冻的胶质状态,可作为水果食用,但因为产量十分有限且被当地政府管理得十分严格,只有少数幸运的人才能品尝到这一珍味。

复椰子生活的岛屿土壤营养非常贫瘠,而与之不相称的是,复椰子在生殖系统上的营养投入却非常巨大。这要归功于复椰子高效的营养回收利用能力。在老叶片凋落之前,它会快速回收储存在老叶子中的氮、磷。复椰子的叶子呈漏斗状,会把叶片上的雨水,连同落在叶片上的花粉、落叶、鸟粪等具有营养的物质,高效收集之后,通过树茎干流到根部,作为自己的“堆肥”。

为何复椰子的种子如此之硕大呢?首先,生活在孤岛上的复椰子无法通过海洋散布种子,所以倾向于进化成个体较大的植株,多年生长的高大植株能够累积充足的营养,结出巨大的种子。

其次,为了结出大种子,复椰子的雌花数量少,可以将更多营养分配给少数的种子。由于岛上缺乏大型动物传播种子,后代将在母株周围就近生长,较少的后代也能减少母子和兄弟间的生存竞争。

此外,母树周围的环境通常十分荫蔽,缺乏光合作用所需的阳光,因此幼苗需要大型种子储存营养,熬过漫长的童年阴影时期。

日历娘:内卷越激烈,母亲为娃付出的资源越巨大,复椰子的生活也不容易呢。

作者: @版纳花轮君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K0n4nfzTF

2月3日 禽龙 Iguanodon

禽龙(Iguanodon)的化石发现于1822年,由英国医生吉迪恩•曼特尔所发表,最早发现的禽龙化石牙齿和鬣蜥类似,因此他将其命名为Iguanodon,即希腊文的鬣蜥和牙齿。

随着越来越多恐龙化石被发现,人们开始意识到这些远古生物并不是简单放大的蜥蜴,比较解剖学家理查德•欧文爵士将当时发现的斑龙、禽龙、林龙(Hylaeosaurus)等化石归入“恐龙类(Dinosauria)”,“恐龙”一词也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1851年,英国举办了世界博览会,欧文主导制造了巨大的恐龙复原模型,这些“怪兽”展示于英国第一届世博会的展厅“水晶宫”之中,吸引了世人目光,引发了世界上第一次的“恐龙热”。可能是受到了鬣蜥的形象影响,早期的标本重建俨然就是一只大蜥蜴,而禽龙钉状的拇指,更被当成角而安在了鼻子上。

1878年,人们在比利时的一个矿坑中找到大量且完整的禽龙骨骼,由此对禽龙的形象有了新的认识。首先是确认了那个在鼻子上的“角”,其实是它的钉状拇指,再来是根据前后肢长度比例不同,认为这种恐龙应该是像袋鼠一般站立的。“袋鼠姿势”影响深远,在接下来超过100年中,人们都是以这种形象看待恐龙,而影视作品中的怪兽如哥斯拉,也是这样的姿态。

到了1980年代,古生物学家发现禽龙的尾巴上有许多骨化的肌腱,采用袋鼠的站立方式会骨折。同时又发现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恐龙和鸟类的演化关系,因此复原也开始比照鸟类脊椎平行于地面的姿态。现今我们看到的恐龙模样,逐渐呈现于世人眼前。

恐龙的形象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变化,但我们对恐龙形象的了解受到化石保存和科技水平的限制,肯定都还是冰山一角,今后还要仰赖古生物学家抽丝剥茧的研究,逐渐让真相水落石出。

作者:廖俊棋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K0der7NUD

咳咳,西葫芦最多能算是个低配南瓜[挖鼻]

图二全是西葫芦

图三分别是长得像南瓜的西葫芦和长得像西葫芦的南瓜

图四从上到下是南瓜、西葫芦和北瓜(笋瓜)

西葫芦蛋饺,永远滴神[憧憬]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K0cgXiQmy

2018年,Chester动物园出生的小红河猪(Potamochoerus porcus)。

红河猪生活在西非几内亚和刚果的森林里,拥有“胡子”和脸谱般的面部图案,长相非常奇特~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K05gO2ob6

昨天介绍过的格陵兰鲨,似乎是咸鱼的理想,慢悠悠的,又长寿,但它们也有自己的烦恼。桡足类的长体窥目虫(Ommatokoita elongata),这是一种专门吃眼睛的寄生虫。它用一个小盘状物,牢牢固定在鲨鱼的眼角膜上,偶有吸在眼睛周围皮肤上的,啃噬眼角膜,使鲨鱼失明。

1961年在nature上发表了一篇短文,是Bjørn Berland写的。他在挪威捕海豹船上研究捕获的格陵兰鲨,观察到的1505条鲨鱼里,1270条双眼都感染了寄生虫,218条单眼感染寄生虫,寄生虫的长度从3毫米到7厘米不等。真是杯具……但他提供了一个新思路,也许鲨鱼和寄生虫是相互合作的关系。

格陵兰鲨动作非常缓慢,似乎无法追上猎物,只能食腐,但在它的胃里发现过很新鲜的北极红点鲑(Salmo alpinus),新鲜到甚至有人把它拿起来吃。船长表示有时会发现鲨鱼胃里有咬掉尾巴的鲑鱼,表示它是头先进鲨鱼嘴的。

挪威的渔民说,挂在鲨鱼眼睛上的寄生虫像饵一样,吸引鱼游向鲨鱼,还有人说寄生虫会发冷光。我们知道鮟鱇会用发光的“钓竿”(实际上是背鳍的一部分)引诱猎物,所以也许寄生虫也有同样的作用?但Bjørn Berland又对猜想表示了怀疑,这种寄生虫属于Lernaeopodidae科,这个类群似乎不包括可以发光的,观察者也没有肉眼发现其发光。所以“鱼饵说”还是要慎重接受。

1,格陵兰鲨的眼睛和眼睛上的寄生虫。图片来源:Jena Elizabeth Edwards et al. / 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 (2019)

2,眼睛上吊着寄生虫的格陵兰鲨。图片来源:Hemming1952 / Wikimedia Commons

3,格陵兰鲨眼睛上的寄生虫。图片来源:Greg Skomal / wired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K04Bg1XbP

2月1日 扬子鳄Alligator sinensis

扬子鳄和远在地球另一端的密河短吻鳄,是世界上仅存的两种短吻鳄科短吻鳄属。扬子鳄还有一个更为亲民的俗名——猪婆龙,嘴巴像猪一样的龙。

据估计,现存的野生扬子鳄可能已经不足200头。栖息地的破坏、过度捕捞导致的食物缺乏以及偷捕偷猎都是造成扬子鳄数量减少的原因。庆幸的是,扬子鳄的人工繁育技术已相对成熟,为这一物种的延续保留希望。

由于爬行动物一直给人一种“冷冰冰”的感觉,在不少动物园里,扬子鳄的笼舍环境都是单调枯燥的,其实如果给爬行动物一个适宜的环境,它们会表现出特别迷人的一面。

扬子鳄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流域的湿地之中,在江畔的沼泽和湿地中捕食,喜欢到在泥滩上晒太阳取暖,会打滚把泥浆裹在身上防止皮肤干裂,也很擅于在湿地的矮草中隐藏自己的身形。到了冬天,扬子鳄则需要挖出一个深邃的巢穴作为冬眠的避难所。因此,要使一只扬子鳄过得自在,水、泥滩和草堆可以说是必需品。

位于安徽的皖南野生动物救护中心(黄山野生动物园)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扬子鳄的自然分布地),就地圈出了一片湿地给扬子鳄。在完全自然的环境下——相信游客们会有那么一点失望,因为有时候一眼看过去是看不见扬子鳄在哪里的……只有在岸边的草丛或者水中细细寻找,才能看到这种丑萌的“龙”的身影。

使被圈养的动物在接近其自然生境的笼舍里生活,对于动物的健康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也只有这样,动物才能展现出更真实、更自然、更丰富的行为,令更多的人感受到生命的神奇和伟大。

作者: @翼狼Elang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K045bDIMj

低地纹马岛猬(Hemicentetes semispinosus)长得好像宝可梦雷伊布和刺猬的合体,但只有小鼠大小。虽然身上有刺,但它其实是非洲兽总目,跟儒艮和大象沾亲。

遇到捕食者,它会尖叫并竖起身上的刺示警,警告无效,低地纹马岛猬就会使出绝招,脑袋朝向捕食者,猛地抬头,将后颈上的刺怼到敌人身上。它的刺尖端容易折断,且有倒刺,所以会留在敌人体内,这点很像美洲豪猪,是一个趋同进化的例子。

刺也可以用于对付同类。Edwin Gould和John F. Eisenberg在1966年发表了一篇论文,其中报道了一个观察结果:一只块头大的雄性马岛猬,想跟一只不情愿的雌性交配,结果是他的关键部位扎了一堆刺。[允悲](这么好用的神器给我来一个!)

图1,来源:Bernard DUPONT / Wikimedia Commons

图2,来源:Bernard DUPONT / Wikimedia Commons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JFTsj3tXj

2月1日 小头睡鲨(格陵兰鲨)Somniosus microcephalus

格陵兰鲨顾名思义是一种生活在格陵兰寒冷海域的鲨鱼,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它的另一个名字,小头睡鲨。格陵兰鲨的日常巡航速度仅有0.2米/秒,即便在捕猎时的最大游速也不过0.7米/秒,因此大部分时候都是在水中缓缓漂浮,宛如睡着了。可别因此就小瞧了格陵兰鲨,作为北冰洋海域最顶级的捕食者,除鱼类和头足类外,人们还在格陵兰鲨的胃里发现过海豹,驼鹿甚至北极熊的残骸。

或许是为了降低在寒冷环境下的能量消耗,格陵兰鲨的游动缓慢,捕食缓慢,就连代谢和生长也十分缓慢。一些调查结果显示格陵兰鲨的生长速度仅约为1厘米每年,然而其最大捕获记录却达到了惊人的6.4米长,1000公斤重,这是否意味着它们是“超长待机”呢?科学家们绞尽脑汁找到了一个测量鲨鱼年龄的方法——测量格陵兰鲨的眼部晶状体。

鱼眼部的那颗白色小球,是鱼眼最初开始发育的核心部位,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晶状体会如洋葱般一层层包裹其上,而当每一层形成时,它便会记录鱼所处栖息地的化学特征,甚至鱼在每个栖息地的饮食情况,人们也常常利用稳定同位素来分析这些藏在鱼眼中的“日志”。

由于上世纪中叶冷战时期的大规模核试验,大量的C-14进入了海洋环境,并被海洋动物“收入眼中”,作为一种半衰期超长的放射性同位素,人们通过对鲨鱼眼球中的放射性同位素进行测量,便可更加准确地估算这些鲨鱼的年龄。

结果发现格陵兰鲨惊人的长寿:实验样本中最大的一尾鲨鱼预估寿命约为392岁,但存在120岁左右的上下浮动。这意味着这条鲨鱼至少有272岁,至多可达512岁,换句话说这有可能是一条明朝出生的鲨鱼。这一发现使得格陵兰鲨一举超越弓头鲸,成为已知寿命最长的脊椎动物!

格陵兰鲨的种群状况现今还比较乐观,一个原因或许是它实在太难吃。新鲜的格陵兰鲨肉含有高浓度的剧毒物质——三甲胺氧化物,会引起中毒。因此因纽特人会将其埋在雪中数月或是腌制风干,待氧化物分解殆尽后再作为小吃食用。即便如此,睡鲨肉中高浓度的尿素,依旧会散发出难闻的气味令人难以下咽,当地传说甚至称格陵兰鲨是老妇人用尿洗头后擦干的毛巾丢入海中变成的,足以见其难吃程度……哕。

作者: @少侠小黄鸡的微博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JFRDAliPw

1月31日泽氏斑蟾(巴拿马金蛙)Atelopus zeteki

2006年,巴拿马中部热带雨林,大卫•爱登堡与BBC纪录片组在那里拍摄到了金黄色的泽氏斑蟾。那是人类的影像设备最后一次在野外记录到这种动物。

中美洲的雨林一直庇护着泽氏斑蟾以及其他许许多多种两栖类,直到蛙壶菌(Batrachochytrium dendrobatidis)席卷了中南美洲的雨林。皮肤受蛙壶菌侵袭的两栖类,水盐代谢会失衡,最终心衰而亡。

壶菌病目前已侵入了至少56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已经检测的1000多个物种里,有42%受其感染。人们一度以为,在医学和科学实验上用途很广的非洲爪蟾,是传播壶菌病的“元凶”。如今我们知道壶菌病并非源自非洲,但国际贸易依旧难脱干系。

日益发达的国际间生物贸易和商业往来,无意中推动了壶菌病的全球性传播。巴拿马国土虽小,但却是连接南北美洲的陆上桥梁,船只在码头拉响的汽笛,也是给两栖类敲响的丧钟。2006年之后,巴拿马雨林中的泽氏斑蟾几乎被传染病全灭。

保育工作者将仅存的种群捕捉、保护了起来。到今天,至少有500只泽氏斑蟾成功人工繁殖出来,不过,它们永远无法回归雨林中的故土了——在壶菌病的影响被削弱到最小之前。

最近二十年多年间,许多人类传染病也像壶菌病那样病例剧增,并且在未来还将继续增加。它们共同织成了一张特殊的“世界地图”。新兴传染病往往无视地域限制,只需最初少数人之间的有效传播,便可能发展为影响全球的公共卫生事件。“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当然,也包括眼下的全球性疫情。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JFId5vlWa

要问“最大的水果是什么?”三岁小孩都能告诉你“是西瓜啦!”。出人意料,还真对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最大的西瓜”的重量是159公斤,2013年由美国田纳西州的Chris Kent种植出来。这个品种叫Carolina Cross,一般重29~68公斤。

如果论树上结的水果,那菠萝蜜是最大,吉尼斯世界纪录记载了2016年在印度种出的一个,重42.7公斤。不过20年又有两个分别重51.5和52.3公斤的菠萝蜜问世。

“最大的果实”是人工培育的笋瓜(Cucurbita maxima),又叫北瓜,重1190.5公斤。最大的野生果实则是最大种子记录的保持者复椰子(Lodoicea maldivica),重42公斤。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JFAQw21xO

1月30日 叠层石 stromatolite

叠层石是世界上最古的化石,但它不是生物。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叠层石不是某一个“不情不愿”被埋藏起来的生物个体,而是一整个微生物的群落。这是一个由亿万微生物建造起来的“庞贝古城”。

这个“古城”的主要建造者是蓝细菌,也叫蓝藻,在阳光可以穿透的两毫米厚的表层,蓝细菌可以光合作用,更深处的蓝细菌已经停止生命活动,只有骸骨一样的结构留存下来。在这些结构中还生活着其他一些细菌。蓝藻层层加高,形成了化石。

其貌不扬的叠层石,却是记录地球历史的“史官”,叠层石的建造过程受到周围环境的直接影响,小到昼夜更替四季兴衰,大到以万年为单位的地球自转变化,都会反映在叠层石的生长中。固结后的叠层石像树木的年轮一样,拥有了明暗相间的纹层,记录下几十亿年的兴衰更替。

蓝细菌并不仅仅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文官”,更是一个天翻地覆式的改造者——在生命起源之初的长达10多亿年里,叠层石慢慢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出了大量的氧气,为依赖氧气的真核生物的崛起铺平了道路。

然而,随着真核生物的崛起,叠层石不可避免的被扰动,被取食,因此也逐渐衰落。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进入显生宙(5.4亿年前至今)之后,大多时代的地层里已经很难找到叠层石了。今天,在地球上的很多地方,比如澳洲鲨鱼湾或者巴哈马群岛的浅海中,仍有正在生长着的叠层石,和几十亿年前已然变成岩石的同类,并无太大的区别。

作者 @灰袍卢平 @露卡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JFyXF8pQZ

其实真·猪比伊之助讲究多了[允悲]

瑞士Basel动物园的野猪会把苹果用鼻子拱进水里,把上面的沙子涮掉了再吃,免得硌牙。科学家还写了一篇论文,发表在《动物认知》(Animal Cognition)上,叫做《吃相不要跟猪一样,欧洲野猪清洗食物》(Not eating like a pig: European wild boar wash their food)。

参考论文:10.1007/s10071-015-0903-z

动图来源:Springer Animal Sciences / Facebook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JFpWD7pFY

1月29日 西里伯斯鹿豚 Babyrousa celebensis

鹿豚是生活在印尼一些岛屿上的独特的猪,共有四种。说到“猪突猛进”,鹿豚一定是猪界最狠的一个,因为它用牙给自己的脑门子开了个窗!

日历今天的男猪角,在额骨和颅顶骨相接的地方有个洞,这要归功于鹿豚的上獠牙堪称猪中最奇,先是垂直地往上长,穿破鼻子(想着就疼),然后向后弯,朝着额头,形成圆弧。运气不好,就会顶到额头,磨蚀骨头,给自己开个天窗(想着就更疼了)。

生态学家马敬能(John Mackinnon)推断,鹿豚奇异的上獠牙像画戟一样,能勾住对方刺击过来的下獠牙,保护自己的脸和眼睛,同时还可以用自己的下獠牙反击。可谓是攻守一体的奇门兵器。

不过,军迷都有经验:兵器越有创意,失败的几率越大。1993年,苏格兰皇家动物学会的麦当劳(Alastair A. Macdonald)和同事们,观察了人工饲养的鹿豚,对“奇门兵器”的假说提出了质疑。鹿豚的上犬齿牙槽很浅,下犬齿的牙槽却占了下颌长度的很大一截,所以它的上獠牙远没有下獠牙结实,要是下獠牙伸到上獠牙根部,使劲一撬,上獠牙就有崩断的危险。所以上獠牙根本不适合防御,它的磨损痕迹,可能是是撞上了石头什么的。

长着一副既不能当兵器,又有“自戳”风险的獠牙,到底有什么意义呢?也许鹿豚古怪的上獠牙,不是“兵器”而是“礼器”:通过醒目外表,向同类发出信号的工具。比如獠牙可以吓退挑战的公猪,或者妹子觉得有獠牙比较帅(由此看来,母猪的审美是不是有点……)。

作者: @松鼠濑尿虾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JFpm6r3rg

1月28日 紫螺(海蜗牛) Janthina janthina

紫螺和海蜗牛是大陆与台湾对Janthina属的不同叫法。生物分类学的祖师爷林奈,描述紫螺属的模式种紫螺(J. janthina)时,觉得这东西长得和蜗牛很像,将它放在了大蜗牛属(Helix)。

紫螺会使用粘液,为自己制作“泡沫船”。紫螺不断伸缩腹足前部,像个小勺子一样在水面上舀空气,通过腹足中部略靠前的足腺(pedal mucus gland)分泌黏液,将空气包裹起来做成浮囊。紫螺不断地重复这样的动作,直到制作出数个浮囊连在一起,成为它的船。这些浮囊非常有弹性,让紫螺可以轻松地漂在海面上。

紫螺除了随波逐流之外没有自己游泳的能力,只能等着食物恰好撞到自己嘴边时才能大快朵颐,所以它的食物主要是其他的漂浮性生物。研究人员通过解剖紫螺的消化道,发现里面有海黾(一种昆虫)、茗荷,甚至还有其他紫螺的碎片。但根据直接的观察记录,紫螺的主要食物是银币水母和帆水母,当紫螺被海浪冲上海滩,总会伴随着大量的银币水母和帆水母。

紫螺没有可以将螺壳完全封闭的口盖。当它遇到威胁时,除了可以将肉体缩回脆弱的壳内外,还会分泌出紫色的液体用来防御。有研究发现在紫螺捕食银币水母或帆水母时,分泌的紫色液体还有麻痹猎物的作用。

紫螺一生都生活在外海的洋面上,除非有机会坐船到外海偶遇,否则只有当它们被巨浪吹到海滩上,才有见到它们的机会。当然,就算你到了外海也不一定能见到它,毕竟与茫茫大海相比,这艘“船”实在是太过渺小了。

作者: @拍螃蟹的张小蜂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JFg6jev4p

白白的大爪爪~新加坡动物园的北极熊Inuka,在2013年接受身体检查。

Inuka于2018年去世,寿享27岁,作为北极熊是相当长寿的。

:icon_weibo: weibo.com/1862961765/JF7crBpDV

Show older
小森林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走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愿这里,成为属于你的小森林。